人人都有失眠經驗,躺在床上煎魚,幾百隻羊都已經跳過了柵欄,無奈就是無法登入「周公on line」模式。以前看過一篇轉錄的文章,內容是說國小二年級的兒子的家庭作業是回家訪問爸爸,其中一個題目是「爸爸的夢想是什麼?怎麼實現?」這個爸爸說他有三個願望:「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這樣的回答讓孩子以為爸爸在亂講,急得哭了出來;沒想到,作業交回學校後,卻拿了全班最高分。是啊!孩子不懂,但大人卻能理解,這三個願望看似簡單,卻不一定都能實現。在這次的選詩中,有一首〈睡難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很想知道到底作者想講些什麼,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睡難成/周定山
(是秋月重圓之宵,正孤燈不寐之候。對嬋娟而增悲,望河山以殞涕。遣愁無方,苦吟驅病。曙色不覺侵窗,押韻於焉甫就。)
月自誇清輝,悠然籠八表。至竟有圓虧,原難光逾曉。
終讓我長醒,晝夜明皎皎。宛如繫雙丸,坐對天窈窕。
鰥眼望星河,宇宙何渺小。萬物同微塵,大地若餓殍。
前宵苦不眠,逡巡房空遶。今宵睡未成,句無驚謝朓。
移燈書喜親,神疲毫顫掉。閉目學跏趺,催眠方嫌少。
心病藥無靈,自家殊了了。漢醫主平肝,西治精神擾,
西漢兩夾攻,反為瞳雙瞭。四圍黑暗包,戒心風鶴繞。
啼殘知夢酣,翻羨高棲鳥。臥聽鼓角聲,細吟興亡兆。

周定山(1898-1975),彰化人,1908年入公學校就讀,課後至私塾學習漢文。成年後多擔任教職或編輯,晚年則在自家住宅教書。與葉榮鐘、莊遂性並稱「鹿城三子」,作品有新文學、舊文學、與民間文學。

這是首五言古詩。從詩序來看,寫於秋季月圓之夜,詩人整夜無法入眠,對著月亮感到悲傷,看著山河而落淚,由於無法排遣憂愁,乾脆提筆把這樣的心情寫下來,終於在天亮之際,完成這首失眠詩。由於詩人提到「望河山以殞涕」,可見他失眠的原因可能跟國家處境有關,才讓他煩惱到無法入睡。

首四句寫月光皎潔,籠罩大地,但畢竟月有圓缺,不會永遠都是滿月,也不可能永遠高掛天際,月落日升,黎明終會到來。五到八句寫整日清醒,到晚上也無法入眠,日與月就像是掛在天上的兩顆丸子,看起來是那樣深遠,難以觸及。九到十二句以「鰥眼」(從不閉上的魚眼)說明自己失眠,只能癡望著天上星河。和浩瀚的宇宙相比,萬物就如同顆塵那樣渺小。而此時夜已深,大地也如同餓死的人一般死寂無聲。

從第十三句「前宵苦不眠」到第二十句「催眠方嫌少」,寫失眠時的各項舉動。昨晚開始失眠,反覆在房中走來走去,還是了無睡意。今夜還是失眠,只好靜坐桌前,提筆寫文,但缺少文采,無法像謝朓一樣有佳句。乾脆讀書好了,但精神疲累,連筆都拿不穩。記得佛經中說跏趺可以減少妄念,集中精神,於是也試試打坐,卻沒什麼幫助,只恨自己想不出其他助眠的好法子。

第二十一到二十六句提及中、西醫對失眠的看法。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失眠是因為肝火旺盛,治療失眠的方式就是平息肝火,而西醫則認為要針對心理方面來診斷,去除精神上的干擾。「心病藥無靈,自家殊了了。」指出其實自己很清楚,會失眠是因為心病,心病還得心藥醫,若無心藥,就算試遍各類藥物,也沒有幫助,依然圓睜著雙眼直至天明。末六句點出失眠主因。原來作者身處戰場,竟日所聞盡是戰鼓、號角,這種風聲鶴唳的黑暗處境,讓他惴惴不安,躺在床上也只想著國家的興亡,無法入睡,這時他反而羨慕起樹上的鳥兒高枕無憂,能夠酣眠,睡覺這件看似簡單的事,對當時的他而言,竟是如此困難。

回頭講講周定山此詩的寫作背景。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開打,隔年,周定山奉日本徵召,於五月到上海日軍特務部任職,七月因父病返臺省親,總計在上海待了三個月。這段期間戰情十分緊張,使得作者驚懼到無法入睡。細讀其文字,可以發現讓作者失眠的,可能不只是生命受到威脅,「漢醫主平肝,西治精神擾」點出了身分認同的問題。作者是個受儒家漢文教化的傳統書生,對父祖之國有深刻的文化情感,但他的身分卻是日本籍民,「西漢兩夾攻,反為瞳雙瞭」,這是場自己和自己交戰的戰爭,我到底是誰?這個「心病」困擾著許多日治時期的臺灣人,讓他終日煩思,夜難成眠。

周定山這首失眠詩背後竟然有如此隱情,真是讓人越看越睡不著,底下我選了一首打雷詩,換一下心情。

三月一日聞雷/林獻堂
一聲霹靂出雲中,餘響遙拖羯鼓同。啟蟄龍蛇將起陸,應時花木漸成叢。
穿窗細雨深宵急,翻幕寒風薄暮洪。失箸英雄今已矣,惟餘燕子自西東。

林獻堂(1881-1956),霧峰林氏後代。致力推動臺灣民族自決,被推為新民會會長、臺灣文化協會總理、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領袖,有「臺灣議會之父」稱號。民國38年(1949)9月,以治療頭眩為由離臺赴日,辭謝在臺所有職務,避居日本。民國45年(1956),逝世於日本東京寓所。

這首七言律詩寫於民國40年(1951),在我這次的選詩中,寫作時間最晚。詩題「三月一日聞雷」指的是春雷,首聯也點出春雷響,雷聲似羯鼓聲,悠揚迴盪。由於時值三月初,即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次聯便順勢寫「啟蟄」,萬物將從冬眠中醒來,花木也將萌芽,逐漸繁盛。第三聯寫景,雷聲響代表風雨將至,黃昏時便吹起掀開窗簾的寒風,聲響極大;夜深了,灑進窗內的雨雖不大,卻下得很急。末聯用典,「失箸英雄」指劉備,相傳曹操曾對劉備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人,他人皆不足觀。劉備當時正在進食,聽了這話,嚇得筷子掉到地上,當時剛好雷聲大作,劉備便假裝是受到雷聲驚嚇才掉筷。

末聯從語意上來看有些隱晦,無法和前三聯加以連結,「失箸英雄」是自喻嗎?為何春雷響會讓作者有如此感慨?試著拿作者生平加以對照,大致可以看出此詩意涵。日治期間,林獻堂因致力推動民族自決,被視為「非國民」(類似「日奸」之意)。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人喜迎光復,林獻堂也參與了「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但在1946年,他卻被國民政府視為「漢奸」,幸賴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獄之禍。之後,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他的許多好友無故被捕遇害,此後,他因對政局失望,於是離臺赴日,從此未再回臺灣。從上述事件來看,林獻堂此詩頗具象徵意義,詩題「三月一日聞雷」即指二二八事件(二月二十八日的隔天便是三月一日,而二二八事件對眾人而言猶如晴天霹靂)。末聯「失箸英雄今已矣」指的是許多臺省菁英,在此事件中遇害,正如同劉備受到曹操的猜忌。而劫後餘生者(比如林獻堂),則如同燕子般四散離去(赴日)。

從日奸變漢奸,這樣劇烈的身分轉換,極為弔詭。林獻堂在自己的土地上領導民族運動,對抗日本長達二十年,卻在魂牽夢縈的「祖國」來臨不久後,避居海外,客死異鄉。盼來的祖國不信任他,終老處卻是年輕時極力對抗的日本,這樣的生命曲折,實在諷刺,也更讓人深深體會作者心中的無奈及憾恨。

本以為換了首打雷詩,能轉換心情,沒想到讀完後心情更沉重。回顧這次的徵文選詩,多數都很沉重,但也是這樣的詩能吸引我,自己愛讀,怪誰呢?這次的徵文,我選了十二個作者,兩兩一篇,共有六個主題,分別是:遺民心聲、潛園興衰、久別重逢、請願運動、來去監獄、身分弔詭,首首都是好詩,雖然內容沉重,徵文也寫得辛苦,但我讀得非常痛快,覺得充實。若要我給這六篇文下個總結,我會說:「寧做太平犬,勿為亂世人。」亂世生活實在艱難,陶淵明在〈自祭文〉中提到:「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對生於亂世的人來說,想必深有同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