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三月二十日,下班回家,照慣例打開電腦上網,我的首頁設定的是google,那天的圖飾倒和平日不同,我特別把圖截了下來: 

當時把游標移到圖飾上,可以看見「First Day of Spring」字串,用我的破英文翻譯一下:「春天的第一天」!所以春天到了!咦?這就奇怪了,照中國人的講法,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才是春天的第一天,對照國曆,是在今年的二月七日,怎麼外國人說三月二十日才是春天的第一天呢?

原來中西文化在這點的認知是不同的,中西的春天第一天相差了三個節氣,即四十五天,西方人把三月二十日當成春天的第一天,這個日子在中國倒有個名稱叫做「春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人一年之中有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季有六個節氣,「春雨驚春清穀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以上六個是屬於春天的節氣。一季三個月被六個節氣所截分,每個節氣約可分到15天,對應到國曆,日期並不固定,但有一定規律,春分不出三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日這三天。

節氣的作用在於提供農民農耕步驟的參考,對以農立國的傳統中國來說相當重要。正月初一與二十四節氣相對照,大約是「立春」,立春一過,農民差不多就開始播種,古時候在這一天有迎春打春牛的習俗,意即鞭策已經休息一個冬天的耕牛打起精神,得開始工作了。這一天因為對農民來說意義非凡,所以也被訂為農民節。

「驚蟄」這個節氣一般在國曆三月五、六日,意指春雷初響,把蟄伏的昆蟲給驚醒。今年台灣的春雷好像來得晚一些些,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是上個禮拜才響起的。

春分的意義在天文方面是指太陽直射赤道,全球畫夜等長。春分日過後,北半球畫漸長而夜漸短,南半球則恰好相反。與春分對應的節氣就是「秋分」,同樣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日子,不同的是:秋分過後北半球畫漸短而夜漸長,南半球的情況仍然與北半球相反。

我想我能理解西方人將春分日視為春天第一天的想法。確實,若說春天給人的印象是春暖花開,一片嫩綠,還真得等到春分日才像春天呢!春分日之前的天氣更符合「春寒料峭」的說法些,尤其今年,立春過後的天氣簡直是冷到爆,我每天穿著大衣都不想脫掉;大約到了驚蟄過後才好一些,逐漸拿掉衛生衣,穿一些薄長袖;上週,春分日,我的短袖終於面世,也把大衣給清洗完畢,等著年底再出來亮相。

今年的春天確實來得較遲,我老家的木棉花往年暖冬時國曆二月就開,今年一直到上禮拜才開放。學校的小葉欖仁,兩週前還是光禿禿的,好像沒有生機;這禮拜居然一樹翠綠,生氣勃勃的。話說我很喜歡小葉欖仁啊!總是向上高舉的枝枒,真像個充滿朝氣的小屁孩!用他天真無邪的雙眼,與初生之犢的精神,認真探索這個世界,實在可愛!春分一到,烏兒也來湊熱鬧,上週人坐在辦公室,外頭斷續傳來清脆的的烏鳴聲,此起彼落;我好奇心起走出辦公室外尋找聲音來源,一看,就在眼前的榕樹上,兩隻白頭翁玩起「打情罵俏」的遊戲,相互追逐著,好不開心!喔喔喔!果然是春天到了呀!開始演起成雙成對的戲碼了。上週回家,也驚喜地在木棉樹叢間發現嬌客綠繡眼的身影,輕巧靈動地在花間竄上飛下,不亦樂乎!看來對這頓花蜜大餐很是滿意呢!

不過春天到了,人好像就開始犯睏啦!上週溫度一上升,不只學生,連老師都開始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中醫上解釋「春睏」,大致是說:春季的天氣漸暖,人體新陳代謝又開始活躍,此時氣血津液生化,以滋潤五臟六腑,因此易令人困倦,民間稱為「春睏」。曾點在孔子要大家「各言其志」時說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咏而歸。」引來孔子一句「吾與點也」的喟嘆,說真的,小春雖非聖人,但也「與點」啊!多美的一幅畫,春天就該有這種平凡單純的樂趣。難怪人家說春光明媚時,適合郊遊踏青,不只是欣賞百花盛開、陶冶性情,其實也是要我們活動活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別犯睏!這也是種養生之道呢!

說個題外話,十二星座的訂定其實和二十四節氣是對應的。白羊座對應的是春分、金牛座(穀雨)、雙子座(小滿)、巨蟹座(夏至)、獅子座(大暑)、處女座(處暑)、天秤座(秋分)、天蠍座(霜降)、射手座(小雪)、魔羯座(冬至)、寶瓶座(大寒)、雙魚座(雨水)。之所以如此,乃因十二星座與二十四節氣的認定都以太陽在黃道(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上的位置而定。十二星座(黃道十二宮)是太陽在「黃道」通過的十二個星座,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看起來會在這些星座構成的背景前移動,走到特定角度,就命名為那個星座。當太陽的位置在黃經零度時,在節氣上稱為「春分」,在星座上稱為「白羊座」,依此類推,十二星座會與十二個「中氣」(月初的節氣稱為「節氣」,月底的節氣稱為「中氣」)相對應。

奇怪?我這篇文明明只是想說春天來了,怎麼寫到最後變成天文與曆法學探討?好吧!就在末段再把主題強調一次,順便結束本文,讓我吶喊下: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