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實習這一年
且不管你是否喜歡「實習生」這名詞,既然搭上了這班「師資培育多元化」的列車,就注定得在畢業後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實習。既然是不得不歷經的過程,一直抱怨實習津貼的不足也無濟於事,倒不如用最快樂的心情去面對它,順道想想你如何在這一年過得充實愉快,個人又可以獲得什麼樣的成長。
以下,提供個人心得談談實習生如何度過實習這一年:
一、 以教師甄試為前提:
一年的實習,為的就是要熟悉教學事務,做個適任的老師。但在成為適任教師之前,別忘了,還有「教師甄試」的門檻必須跨過。說實際點,這一年的實習其實是為了一年後的教師甄試做準備,所以要時時刻刻記住這個目標,鞭策自己,以免怠惰。這樣說起來似乎太過功利,置偉大的教育理想於腦後;其實不然,有了一個長遠的目標讓我們去追求,我們才不至於放鬆、懈怠。而且這目標正和實習目的並行而不悖,藉由實習的四大重點(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政實習、研習活動)使我們更熟習教師的工作,儲備教師甄試的戰力;同樣的,也因為有教師甄試的壓力在,促使我們對實習工作更加認真。
時時把教師甄試記在心中真的是很重要的,我看過很多實習時喊無聊、沒事可做的例子。更有甚者,無聊到和處室裡的老師比賽誰的閱報速度快(這是我親耳聽到的實例)。這種情況在以前公費生的時代更是時有所聞。此外,人皆有惰性,總是要等到事情迫在眉睫,才有動力準備,在教材的準備上也常是如此,以為等到真的要教那一課時再來準備即可。殊不知這樣的臨陣磨槍,只光不亮,上課的流暢度不夠,提供的材料也不足,犧牲的正是學生受教的權利。學習是不可實驗,也不容許準備不足的,所幸現在有教師甄試這個壓力,使得實習生在實習這一年就不得不把六冊的教材通通準備好,且為了在甄試時拔得頭籌,資料的豐富與完整更是可預期的。由此可見,實習時時時把教師甄試放在心中,日子便不再無聊;時時把教師甄試放在心中,學生才享有充分的受教權。
二、 對事要主動參與:
每個老師的性格都不一樣,但我以為「對事主動參與」這一點是必備的。只有肯問、肯做事的人,機會才會到他面前。凡事退縮、畏首不前的人,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當老師尤其如此,因為它是個面對群眾的工作,不但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要給學生正確的身教典範。老師若是個對事積極熱情的人,學生多少會受到他的影響,而生潛移默化之功。
對事主動參與也包含了任勞任怨、不怕吃苦的精神。別以為多做事就是傻子,那正是你的資源,也正是你能勝過別人的地方。這點在「行政實習」時尤該特別注意,當處室裡的老師把工作交給你,別抱怨不公平,為何別的實習生不用做這件事?其實這正是你的機會,是你展現實力的時候,又或許對方是想藉機考驗你,如果在此時不求表現,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別以為實習只有一年,過了這一年自己就離開這個學校了,世事難料,而且教育界這個圈子挺窄的,那天你的事蹟被到處流傳也說不定。而就算將來不走教育這條路,我們仍然要兢兢業業的,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當然,任勞任怨不代表就得當個應聲蟲,對事全盤接受,對不合理的要求該提出意見的,仍然要提。像有些人經常被要求收錢、打字、畫海報……等雜事,若是偶一為之還好,若被要求太頻繁,儘管提出抗議吧!只要是心平氣和提出溝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三、 實習的四大重點:
之前所提「以教師甄試為前提」、「對事要主動參與」,為個人以為實習時所需具備的基本理念,以下再以實習時四個主要內涵談談應注意的事項:
在教學實習方面:把教材準備好是最基本的工作,最好用個講義夾,把每一冊的資料分門別類做好管理,這樣在閱讀及取用時便方便許多。除了教材的準備之外,多觀摩別人的教學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教學技能,所以除了自己的實習輔導老師外,也可以主動提出要求,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並在觀摩之後做筆記,寫下優缺點(最好用電腦做成一份紀錄表),同時可以對被觀摩教師做個回饋,讓對方也可以因你的觀摩得到一些想法。
在導師實習方面:熟悉導師事務是基本要求,所以要時常到班上,看實習輔導老師處理事務,並學習班級經營的技巧;同時,熟悉學生也是必須的,把學生的名字記下來,時常去聆聽他們的想法,並從中發掘問題。可以用個表格記錄心得。
在行政實習方面:應了解每個處室的工作內容,可以用表格把主要工作內容記錄下來。同時這份資料在甄試時也可以派上用場。當然,了解工作內容只是基本要求,能夠了解工作流程才是更重要的。
在研習活動方面:主動增取參加研習的機會,尤其是為教改所舉辦的研習,如小班教學精神的說明、九年一貫課程的研究……都可以在藉研習活動使我們更加清楚其內涵。
總而言之,實習這一年正是正式教師的養成時期,實習生應秉持對事主動參與的精神,以做好四大內涵為近程目標,以通過教師甄試為遠程目標,這麼一來,相信實習這一年的生活該是精采而忙碌才是。
- Jan 06 Sat 2001 22:45
【實習】如何度過實習這一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