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年四月,即將任教滿兩年,大學同學邀約一起去考研究所,那時還商量著要留職停薪去念,不過兩人的家長都說不同意,加上自己也覺得留職停薪未免太不實際,最後決定考暑期班的在職進修。

考上後開始了三年修學分的生活,也開始了再度住宿的日子。第一年修了六門課,十二學分;第二年相同,第三年五門課,十學分,總共三十四學分。再加上論文學分六學分(此學分不用上課,只要將論文完成就算拿到),達成了畢業的四十學分要求。(三年的課程見註1)

每門課得修足三十二小時,即得花八個禮拜,每個禮拜四小時。每個禮拜每門課四小時,六門課便是整整三天,週四到週日可以休息或做作業。但暑假也才八週而已,若週週讀三天書,那就得讀到開學前,容易耽誤到學校的活動及開學前的準備事項,於是把課程集中並往前調,一週上五天課,每一門課一週可能得上兩次。

三年之中,研二、研三都很有收穫,而第一年的作業多是小組合作的,不像二、三年的獨立完成,總覺得心得較少。在念研所期間,發現自己終於有辦法在作業中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三年下來最讓人開心的事,這和大學時代的作業,多是集結各家菁華而自己卻毫無見解不同。

暑假修課辛苦嗎?其實我非常享受。參加這種「六個禮拜的文學營隊」,白天是拚命上課,晚上則跑圖書館或留在宿舍碼字。假日時回台南,也是經常往成大圖書館跑,不然就是在租外處繼續做作業。我著迷這種當純學生的日子,簡單而充實。

就在第二年快結束時,我們得決定論文題目並尋找指導教授,我很「隨便」的找好老師並敲定題目後,就回學校繼續新學期的忙碌工作。一直到第三年的暑假,這一年中有針對題目找了一些資料,但嚴格說來沒什麼實質進展。九十四年八月,修完全部的學分,只剩下論文必須完成。我在十月多終於找了個空上台北找資料,其實我並不想跑台北,但沒辦法,我那個題目最早的文本有二,明朝的那本在中研院的傅斯年圖書館,清朝的那份在中正紀念堂對面的國家圖書館,沒有這兩份文本我的論文就沒有意義了。

跑了一趟,原本以為應該沒問題了,後來才發現還有一些重要的參考資料也是台北才有,只能怪自己做事不仔細,於是在過年前又跑了一趟,這也是我人生中唯二坐捷運的經驗。

九十四年十月,論文終於動工。二年間寫寫停停,比較有進展都是在寒暑假,而學期期間幾乎都是停滯的狀態。一直到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底,論文初稿終於完成。於是申請了口考,日期訂在七月九日。

有驚無險度過了口試,老師給了我一個不錯的分數,但實際上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卻很不滿意,這本書若要有價值,有一部分應該從頭再來,但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了,最後還是草草了事,在七月二十四日清晨定稿。

我必須在九十七年八月一日前完成離校手續,拿到畢業證書,敘薪等級才能上調一級。因為敘薪是從八月一日開始,只要我在八一前完成,實際上五年又一個月的修業時間(九十二年七月一日到九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便可以五年視之;而碩士規定的修業年限是六年,我花了五年,等於可以有跳一級的空間。

將論文檔案上傳至圖書館網路系統、將論文內容送到影印店、拍碩士畢業照、回學校辦理離校手續,這些流程至少得花上三到四天。七月二十四日論文定稿,那天是星期四,本來預估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一去拿論文,二十九日星期二回學校辦離校手續,但不幸遇上鳳凰颱風,全台放假一天,得等到二十九日才能拿書,三十日才能跑流程。幸好我二十九日先連絡上老師幫我在離校申請單上簽名,若是三十日去就會撲空。這其實得感謝千華學姐,她大約早我十幾天畢業的,有經驗就是不一樣,她提醒我的事都很重要,若沒有她,我肯定來不及。

終於,在七月三十一日,我捧著新出爐的畢業證書交給人事主任,還被他取笑「果真拖到最後一天」。唉!大人,你以為我喜歡把場面搞得這麼緊張嗎?這完全是一大堆烏龍事串在一起的結果啊!這些烏龍事包括:自己懶惰、老師經常不在學校、颱風來襲拖延一天、暑期間某大學只上半天班……。

九十二年到九十七年,用三年修學分,用兩年寫論文,念了五年又一個月的研所終於結束,而且是靠八月敘薪這種漏洞得以把修業年限認定為五年,其實是挺不好意思的。

完成了這件事,心理上真的輕鬆許多,有一種大石頭終於搬走的快感。總算拿到了學位,沒有砸了自己的招牌,雖然花的時間長了點就是。這五年間最大的快樂是其中所嚐到研究學問的快感,痛與快樂並存著,確實和念大學不同。

念研所,如果是留職停薪的話,應該就是在兩年(或三年)間,邊修學分邊寫論文。念在職進修班也該是這樣,只可惜我的惰性實在太強,平時的上班日根本不管論文,只在寒暑假才理會它,難怪會拖了這麼久啊!現在回想起來不免有「早知道……就……」的想法,但「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人生或許就是如此,不存在這些「早知道」。

註1:
研一的課程:作文(陳宏銘師)、電腦(潘清芳師)、論文(杜明德師)、輔導(雷僑雲師)、教學原理(李金城師)、教學設計(林文欽師)
研二的課程:
書法(蔡崇名師)、現代小說(龔顯宗師)、兒童文學(雷僑雲師)、情境教學(江麗娜師)、創意教學(陳宏銘師)、古典小說(李三榮師)
研三的課程:
戲曲(陳貞吟師)、古典詩(王頌梅師)、古典散文(康義勇師)、教材編纂(蔡崇名師)、教學評量(羅克洲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