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迷《十里紅妝》、《木玉成約》、《門當戶對》三書為同一系列之作,分寫錢家三姐妹錢明珠、錢萃玉、錢寶兒的故事。三本都是佳作,但我以為萃玉的故事過於悲慘,寶兒的故事過於胡鬧,是以最愛大姐明珠的故事。

文章由選妃過程寫起,經由旁人的敘述可知明珠出身商賈之家,本無侯選資格,能參與選妃純因錢奶奶以「錢」打通各路關節。但明珠本身亦非省油的燈,她憑著自身的聰慧識破皇家設下的機關,順利拿到太子妃的資格。在這過程中,太子旭琉完全沒有現身,他不好女色,且忙於政務,壓根不關心選妃一事。

明珠會嫁入皇家,完全是遵從奶奶的意思,為錢家找一個庇蔭,她嫁的是權勢地位,不是愛情。她也不凖備愛上太子,後宮佳麗三千,她怕自己一旦愛上,無法不嫉不妒、不卑不亢。至於旭琉,他知道明珠是因打通關節而得到選妃資格,對明珠的印象便不好。新婚夜,他沒有留宿,還警告明珠不要把「耍心機弄手段」這些不光明之事帶進宮內,此話大傷明珠自尊。

皇后因明珠不受寵,設計著再為太子納一位側妃,明珠心裡不快,但仍以一副「明理」的姿態接受安排。冬日,明珠一時興起在園中剪梅,恰被旭琉所見,那風姿儀態無人能敵,使得旭琉心中有所動搖,但仍提醒自己不可為美色所惑。迎娶側妃的前一晚,明珠告訴旭琉她閒暇時想邀請他身邊的飽學之士聊天下棋,只因她「很寂寞」,言語中所透露出的哀怨之情,讓旭琉柔情頓生,驚覺自己又「不受控制」,旭琉再度用定力壓抑即將出口的安慰之語。

在娶側妃的當晚,因為七皇子的搗亂,使得明珠與旭琉意外有了像朋友般閒談的機會。旭琉因此思考,他會不喜歡明珠,是因她家裡用錢打通關節,使他有了壞印象;另外她太過聰明,他便擔心她在後宮興風作浪;她太過美麗,他也擔心自己受美色所惑。但入宮當妃是錢奶奶的安排,這點他不能怪明珠,至於美麗聰慧,不該是加分的條件嗎?他又怎能因自己的臆度而怪罪於她?

心思有所轉變之後,旭琉對明珠的態度也跟著轉變。輾轉得知太行山剿匪一事能順利乃明珠獻計,他對明珠表達自己的謝意,並質疑為何她不親口對他說。明珠表示她從未忘記旭琉在新婚夜對她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字,旭琉於是想起他曾要明珠「別耍心機玩手段,安安份份當個太子妃就好,其他事少管。」於是他愧疚了……明珠為了緩和尷尬氣氛,說道:「殿下若覺得臣妾有功,非要嘉獎臣妾的話,臣妾也不會拒絕哦!」這樣的調皮讓旭琉心中一動,順手摘下梅花插在她髮間,說道:「這花很適合妳……他們沒有說錯,妳的確是天下第一美人。」明珠心下震撼,眼中有了淚光。

旭琉與明珠都知道某種情感在他們之間滋生萌芽,旭琉並不抗拒,可明珠卻極力推卻,她不敢愛,她對皇宮中的真愛沒有信心,認為愛上了就會輸。她同時對自己在宮中的處境感到困倦,人人都有後台,獨她因為「血統不高貴」,只能靠自己。諸多心事,搞得她真的生病(之前喜歡用裝病來逃避某些事)。旭琉來探病,她卻戴上面具,對他異常虛偽。旭琉想修補兩人關係,想利用南下辦公的機會帶她同往,卻被明珠拒絕。旭琉的十二皇叔聽聞此事,有心想勸明珠,但明珠完全不領情……

明珠曾與冷宮中的容妃有過一面之緣。容妃是皇帝過去的寵妃,因發瘋而被送到冷宮。明珠在皇帝五十大壽當晚本就喝醉,更意外得知容妃已經過世,心裡擔心自己會落得跟容妃一樣下場,恰巧遇上前來尋她的旭琉,她的一番言語弄得旭琉又是迷惑又是憐惜。明珠醉酒後在旭琉的書房中醒來,旭琉以著誠懇且尊重的語氣詢問明珠對某個政治難題的意見與看法,明珠無法拒絕這樣的態度,於是盡力為他謀劃。在這樣和諧相處的情況下,他們圓了房。

旭琉為免修築黃河堤防的款項又為國舅中飽私囊,親自到前線監工,不久後卻傳來黃河潰堤的消息。旭琉的謀士更捎來太子失蹤的消息,希望太子妃能幫忙拿個主意。明珠堅決要到現場看看,最後更坐上船親自去尋找,在極為危險的境地下,她找著了他!在得知旭琉是為了救一個孩子導致自己差點遇難時,明珠豁然開朗:她的丈夫品格高尚,貴為太子卻不驕不縱,正直善良,有著一顆憂國憂民的慈悲心。有夫如此,妻復何求?

旭琉完成抗洪事務回京,發現明珠有孕,心中感動,除了感謝明珠的救命之恩,更正式對自己在新婚之夜所講出的話道歉,明珠聽完大受感動,心中曾有過的委屈煙消雲散。

明珠流產,查出乃因側妃買通太醫,暗中陷害。旭琉想殺了側妃,明珠反要他別殺側妃,藉此拉攏側妃之父王將軍,以免王將軍倒向國舅勢力。

明珠到冷宮探望側妃,反遭側妃警告:莫以為自己會終生受寵,自古帝王無真愛,在江山社稷面前什麼都可能被犧牲。明珠再度想起容妃之事,心生動搖。在醉酒之後明珠吐露真言,旭琉終於理解原來她對他是這樣的沒信心。

容妃其實未死,在旭琉的幫忙之下,容妃詐死,與十二皇叔團圓。原來她與十二皇叔當年本有感情,只因陰錯陽差未能相守。旭琉帶著明珠去見容妃,揭露此事的來龍去脈,也消除了明珠所有的煩憂。

雨過天青,兩人許下不離不棄的誓言,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將永遠攜手同行。

言小向因「主角威能」為人所詬病,我喜歡此書正是因為它沒有這個毛病。旭琉與明珠縱使身為尊貴的太子與天下第一美人,卻都有自己的難關得克服:旭琉盡心國事,但總被國舅掣肘;明珠美貌聰慧,卻因商賈背景受到貴族輕視。

此書的另一個優點是感情脈絡極為清晰,沒有某些言小「愛得莫名其妙」的問題。旭琉一開始輕視明珠,卻在不自禁的受吸引之後反省之前的所作所為,態度於是轉變,再以真誠的態度與高尚的人格贏得明珠之心。至於明珠,一開始就不打算付出真心,旭琉的態度有所轉變,她雖有些動心,卻反而將之拒於門外;直至書房那晚,他們才「順理成章」圓房;之後發生黃河事件,她奮不顧身救夫,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愛他那樣深。

結構方面,容妃事件我覺得可有可無,拿掉的話並不影響劇情飽滿度,留著的話就是加深「自古帝王無真愛」的描寫,增加了此書的深度。

葉迷還擅用某些象徵物貫串全文,此書的象徵物就是萃玉所寫的《鳳凰台》一書,以及明珠的「鞋溼」之夢,此兩點要解說得費大量篇幅,就此簡單帶過。

說到缺點當然也有,比較明顯的是旭琉失踨一事,太子失蹤這種大事沒有馬上通報皇帝,卻先請太子妃拿主意,實在不合常理(只好解釋成太子的謀士因太行山剿匪一事對太子妃深具信心)。另外是明珠靠「直覺」找到旭琉一事,我只能說明珠的直覺真是太準確了,不愧為流著精明之血的商人之女。

雖然如此,但絕對能說瑕不掩瑜,葉迷的《十里紅妝》,稱得上宮廷類言小的佳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寧水春 的頭像
    寧水春

    春水居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