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份在戲院看了由魏德聖導演所製作的《賽德克‧巴萊》一片,深受震撼,這才發現自己長久以來漠視台灣曾有過的這一段歷史,恰巧在此次活動中發現了周定山的〈中央山脈紀遊詩:留人峽〉,於是選定此詩進行賞析。
中央山脈紀遊詩:留人峽 周定山
雄峙山門萬仞奇,
人蕃曾此界嚴施。
八紘一宇關何用,
名以留人峽最宜。
原詩載於《詩報》251期,昭和16年(1941)7月4日。作者周定山(1898-1975)為彰化人,曾任《臺中新報》編輯、《東亞新報》漢文編輯。戰後,先後擔任虎尾廳民政課課長、臺中省立圖書館編目工作、臺北民政廳地方自治編目委員會委員。後返鹿港在泉郊會館授漢文,晚年則在自家住宅教書。作品有新文學、舊文學、與民間文學。目前已出版詩集有施懿琳編《周定山作品選集》,陳盈達整理編定《周定山漢詩全集初編》。
本詩是仄起平韻,首句入韻的七言絕句。「奇」、「施」、「宜」是韻腳,屬平聲支韻。
「峽」字常指兩山所夾的峽長水道,留人峽位於眉溪上游,眉溪鑿切眉溪砂岩在此形成峽谷景觀,兩旁聳立的峭壁陡峻險惡,易守難攻,形成一天然屏障,首句「雄峙山門萬仞奇」即描寫此一奇景。此處山區原是泰雅族與布農族原住民的居住狩獵地,早期漢人進入山區開墾時,經常發生衝突,清朝政府因而在此隘口設立關卡作為界線,提醒漢人到此止步,人留於此,故「留人峽」又名「人止關」。次句「人蕃曾此界嚴施」,「人」即「漢人」,「蕃」即「原住民」,在清治時期(1683-1985)頒有禁止越界的禁令,以此處做為原住民與漢人的分界線。
第三句筆鋒一轉,進入日人治台時期。「八紘一宇」意即「八方歸於一家」,在此觀念的驅使下,不滿足止步於留人峽,日人決定將官方勢力往前推進。留人峽位於平地與山地的交界,為埔里進入霧社必經的隘口,自然是日人亟欲突破之處,於是在1902年4月29日,日人與賽德克族霧社群的多岸(Tongan)、西坡(Sipo)、巴蘭(Paran)三部落在此發生戰爭,此即「人止關之役」。在此一役中,雙方均有傷亡,但賽德克人還是憑著對地形的熟悉擊退了日本人。
寫到此處有必要談談日人在霧社的理蕃過程。
清人在治台時對原住民採取隔離措施,此即「隘勇線」的設置,但日人治台後採取討伐政策,在推進隘勇線的過程中,不斷與原住民發生衝突。首先在1897年,深堀大尉一行十四人為勘查公路路線,在天池一帶被原住民所殺害。日方對此感到震驚,遂對霧社地區進行「生計大封鎖」,禁止食鹽、鐵器及生計用品的輸入。歷經1897年「深堀大尉事件」與1902年「人止關之役」,日人認知到賽德克族的兇狠難馴,為使其屈服,除實施「生計大封鎖」,還採用「以蕃制蕃」政策,挑撥霧社群與賽夏族干卓萬社人發生衝突,削弱原住民反抗勢力,逼使原住民「和解」,要求其遵守官廳命令、立誓絕不進入隘勇線內、不得在隘勇線附近出草、到交易所交易物品時,不得攜帶武器等規定。
1910年,日方開始進行「理蕃五年計畫」,進行沒收槍械的征討行動。除了軍事手段,還使用聯姻、綏撫政策,著力於產業教授、教育、醫療的建立,直到1926年,日人完成了收繳泰雅族槍枝行動,自認是理蕃事業上的一大成就,自此霧社成了「模範蕃社」。
雖然原住民在人止關之役中取得勝利,但這也是原住民與日人的衝突中少數的勝利,此後日人便步步進逼,直至控制整個霧社為止。「八紘一宇關何用」,人止關雖然地勢險峻,終也屈服在日人的軟硬兼施之下。
表面上看來日人已經取得完全的控制權,自以為從此高枕無憂,沒想到在1930年爆發日人理蕃以來最大的衝突──霧社事件,以馬赫坡社的頭目莫那.魯道為首,聯合另外五個部落,一起向領導者發出怒吼。在該役中日人損失不少,賽德克族更是嚴重,約有一千人死亡。待事件平定後,日人將參與起事的六個部落遷往北港溪流域,建立川中島,此時部落只剩不到三百人。
從1902到1930年,賽德克人為反抗日人的統治,幾乎到了滅族的程度,而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這樣兩敗俱傷的畫面相信也不是他們所樂見。既然已經是歷史,當然不可能重來一遍,但對後人而言,不免要問:如果一切能夠重來,有沒有可能改變?作者在此處留下喟嘆:「名以留人峽最宜」,既曰留人峽,那就是外人止步,不論漢人、日人,這樣一來,或許能避免日後所發生的種種衝突,以及生命的流逝。
周定山此詩首句寫景,點出留人峽奇險的山勢。二、三句敘史,涵蓋清、日兩國治台時期,並點出一隔離、一討伐的治理政策;「嚴施」與「何用」形成巨大對比,讓人深刻體認「武力」之可怖,在兵車大砲之下,似乎任何關隘(甚至人力)都無力可施。末句抒懷,書寫個人感慨,可見作者悲天憫人胸懷,為點睛之筆。全詩二十八字,融寫景、敘史(敘事)、抒情於一爐,可謂詠史詩之佳作。
我於此詩有深深感懷,生命是何等可貴,但在戰爭中人命卻輕如草芥,輕易流失。無論如何,和平為最高價值,在有生之年,能夠不受到戰爭的荼毒,真是莫大的幸運。
- Aug 31 Fri 2012 15:40
【山海詩】和平為最高價值(留人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