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這次是「大冒險家:帝國寶藏展」,展出歐洲探險家在殖民統治時期(1850-1950)於各地所蒐集掠奪而來的古文明寶藏。
展場的規畫依序是非洲、南美洲、中東及埃及,我猜測會這樣排是按照「蒐集、掠奪」的先後,但我個人整理完資料之後則以中東、非洲、南美洲、埃及的順序呈現。
先來介紹中東的部分。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利在蘇美人的城市烏爾(現今伊拉克境內)發掘了六百多座墓葬,其中有十六座為皇家墓地。這些墓葬的時間約西元前27世紀,裡頭有著數量龐大的活人殉葬與可觀的黃金寶藏。原來可怕的活人殉葬不獨存在於中國各個朝代,在遠古的烏爾也是存在的。
與墓陵相關的,是守護者「銀頭獅」。在古代,銀因為不易取得,故價值通常勝過黃金。在蘇美神話中,其天地之女王娜娜女神的形象常與獅子相連繫,所以獅子成為了蘇美人的保護神。銀頭獅象徵至高的權力,引領蘇美人通往冥界,是陵墓的第一寶藏。
說到這裡順道介紹阿嘉莎.克莉絲蒂,著名的英國偵探小說家,其著作的總銷售量據說是世界第三,只輸給聖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她曾因第二任丈夫考古學家馬洛溫爵士的關係,探訪了烏爾的考古發掘場,於是創作了許多以中東為背景的作品,如《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即是此類作品。
接下來登場的是惡魔帕祖祖,他來自於巴比倫尼亞神話,是風之魔王,代表著南風、乾旱的傳遞者,隨著風散播死亡疾病與饑荒。雖然是魔王,人們卻用其雕像來當作護身符,理由是祂可以驅逐其他的惡魔,並且保護人類免於瘟疫與不幸的侵擾。巴比倫尼亞神話與烏爾城同屬於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以時代來說烏爾早於巴比倫尼亞。
結束中東的旅程,接下來來到非洲。貝寧古王國(位於今天西非的奈及利亞南部)是非洲黑人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始建於西元10世紀,曾經興盛一時,存在時間長達800年,在非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特別的是貝寧王國其實不產銅,也不使用文字,反而透過鑄造雕刻在青銅或象牙上的圖像來記錄歷史。貝寧王國的青銅雕刻非常成熟,是世界藝術中的典範之一,堪與希臘羅馬的雕刻相媲美。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貝寧女王頭」,是國王奧巴埃西吉為了紀念已故母親Idia而刻鑄的,非常細膩且寫實,被英國媒體評斷為1000件一生必看文物之一。
第三站,讓我們前進南美洲瞧瞧。展場在南美洲的部分有許多鮮豔美麗的羽毛飾品及威武可怖的獸牙項鍊,更引人注目的就是木乃伊了。秘魯的木乃伊通常是自然風乾,身體呈蜷曲狀,像是嬰兒在母親子宮內的姿勢。展場中有一具極特別的「尖叫木乃伊」,在他身上有許多謎,像是身份,或者身上的防腐塗料從哪裡來,以及死因等都引發許多猜測。他的嘴巴是打開的,看起來的確很像生前遭遇了什麼可怕的事,但有一說這不過是地心引力的作用,因為他被製造時是坐姿,時間一久下巴就被地心引力往下拉了。(木乃伊的圖片真的很嚇人,這裡就不放了)
提到木乃伊,順便談談埃及的法老圖坦卡門。在展場內有許多他在位期間所留下的廊柱雕飾,每一片浮雕都有一個故事,述說著當時的總總。我在展場內對那些浮雕其實沒什麼興趣,反而是回來之後上網找了圖坦卡門的資料才對他有更多的認識。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的墓保存得最好,未被盜掠,所以當1922年考古學家發現他之後,他從此聲名大噪。
帝國寶藏展,從約300件的展品中,很明顯看到殖民時期「帝國」尋找奴隸及掠奪資源的成果,果然拳頭硬的才是老大,歷史這殘酷的一面真實得讓人不得不感嘆。
- Jul 30 Tue 2013 21:59
【春36】帝國寶藏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