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亮軒開講散文篇
作者:亮軒
出版者:貓頭鷹
出版年:2012.12

散文,不是詩,不是戲劇,不是小說。和脫口秀相同,是唱獨角戲兼現身說法。讀者會覺得散文家是在對自己說話,必定要誠懇、親切。18-27頁

同樣是說故事,散文作者表現出明顯的主觀性,我們讀這種作品,固然也可能為其故事之生動所吸引,然而不像小說,我們不會陶醉在情節與人物之中;散文作者總是相當清楚的提示一個他自己的心得。散文作品無論怎麼杜撰,故事說得有多麼精彩,作者的身影與立場須臾不離。讀者只要「看得到」作者,那他讀的便是散文。49

各類文體的分野,都很容易找出其中不易分別的模糊地帶,並且會發現那些地帶中也有很不錯的作品。文學藝術尤其不必先有界說然後才有作品。31

作文不是我們創作的最終目的,我們是藉創作把人生的各個疑惑、激動、炫奇,摸索得更明白一點,庶幾不至於糊里糊塗走過這一世。我們不斤斤計較念茲在茲的要「寫」什麼,易之以要用「寫」什麼來多體驗些什麼,把寫作視為路途而非目的,則任何一點識見經驗,都會變得新鮮有趣或是詭異莫測,有這樣的感覺,就不愁沒有題材可寫了。99

自古以來天下的人情世故,也不過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而已,這就是題材了,指望以題材本身來取勝,罕見佳構,要緊的,還是作者面對題材時的曲折深致。110

散文創作率多「有感而發」,這個感應也許只是心頭微微一震。心頭一震,為何震的是我而非他人?為何從前不震而此刻要震?種種問題探索原由,人、事、時、空中不知有多少東西都自遠而近、自隱而顯的聚集到此一震中來。104

散文作者之觀察與體驗,看來似乎是他筆下之一事一物而已,其實必須融匯無數事物的姿容與精神,才能使他筆下的這個簡單事物,呈現出自己的面目。104

散文家的洞澈力,就在於能夠掌握一件事的大關鍵、大原則,卻又能從細枝末節中道出,而不是板起面孔一二三四的做報告。44

敘事生動與否,根本在於一個人的「眼光」問題,看事不僅又深又細,而且趣味濃厚,由他轉述他人,一定生動活潑。42

散文家沒有特殊的記憶力與想像力是不行的,記憶力與想像力要互相作用,兩者之間的黏合劑便是對人情世故與真理的洞澈感應。精彩的敘事散文,有想像力而不令人察覺其想像,有寫實而偏又令人不覺其寫實,易寫難工,當屬此意。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寧水春 的頭像
    寧水春

    春水居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