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學期,姐妹們的聚會又到來。還記得在上次聚會中,突然得知「延後兩週開學」的消息,由於在場的全是老師,所以當下全部炸鍋;尤其我和另一個帶畢業生的(她帶小六,我帶國三),一想到也會延後兩週畢業,激動不已;更麻煩的是,由於會考日期不變,所以原本會考完再四週畢業,現在會變成再六週才畢業,唉!這日子怎麼熬啊?
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一眨眼,我的學生已經畢業,我也已經放了一個月的暑假(暑假過一半啦!),又坐在餐廳裡等著她們前來赴約了。
這學期因為疫情的關係,國三下的生涯反而和以往大有不同。首先是寒輔取消,開學又延後兩週,但會考日期不變,這樣等於有三週完全沒有課程進度;如果還是像以往要把課程上完,上完也差不多會考了,完全沒有複習的時間。最後,我們決議保留三篇課文到會考後才上,反正國文科會考內容並不出自課本,沒有上完其實沒差。
會考完,我開始教授剩餘的三課,意外發現學生的上課狀態相當好,沒有以往會考後就無所事事,閒得發慌的情形。也許是因為上的是課本上的內容,學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吧!總之,原本我以為很難熬的會考後六週,前四週就耗在這三課當中,很順利地度過了;而且,學生的會考成績也不差,並沒有因為少上這三課有什麼影響,我因此有了不同的省思:誰說暑輔、寒輔得超前進度呢?事實證明沒那必要,不超前進度的話,可以好好複習舊課程,且會考完也順理成章可以正常上課,一舉兩得呢!(順便補充,這屆也是我開始不使用講義的第一屆,事實證明,沒使用真的沒差。)
第二個不同,是會考當天的改變,因為不得群聚,所以今年家長不能陪考,且休息區也得分配到各班教室,不能使用大禮堂。這樣做的結果,使得今年的陪考空前舒適,每個班一個教室,又安靜又涼爽,且學生也有個人座位可供自修,再棒不過了。
會考之後,原本輔導室會舉辦「升學博覽會」,今年因為不適合群聚,改成了「入班宣導」的模式,於是連續三個禮拜的週一下午,都有高中職教師到各班宣導。比起大拜拜式的博覽會,入班宣導的效果更好,學生能對各高中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且對我來說也輕鬆多了,不用花心思設計週一下午的課程了。
最後,還有畢業典禮的改變。其實畢典舉行時,由於臺灣疫情趨緩(N天都+0),對防疫的管控已經漸漸放寬了,原本不讓家長參加,最後開放可以參加,但取消來賓致詞以及國二生觀禮,這樣的改變不算大,但還是比過往的畢業典禮省事一些,多多少少能提早結束。
今年因為疫情,使得國三下學期變得很不一樣,不再走以往熟悉的軌道;最初得知延後兩週開學時,我覺得似乎很多事都會很糟,擔心無法掌控;但過後盤點發現,某些改變其實是好的,出乎我的預期之外。所以說,以後遇到事情別急著負面思考,有了缺口,光就會照進來,陰影的背後即是光明,別總是自己嚇自己,庸人自擾確實無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