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整理自朱老師的頻道: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像詩,但翻成白話文就不像。
所以像不像詩的重點不在你寫了什麼(內容),而是你怎麼寫(形式)
同樣的內容用文言文和用白語文來表達,人們會覺得用文言文表達的比較像詩,是因為讀者和文言文不熟,所以覺得有詩意。
也就是「陌生化」= 詩意。
近體詩的字數、句數、平仄、押韻等規定,是一種陌生化
新詩的拼貼、拆字,也是一種陌生化
結論:透過陌生化的手法,來產生距離的美感,以開創出新的東西。
(不過,「陌生化」並非唯一解,它仍有其問題。)

假設我今天寫了一部新作品,我有兩種極端可以選擇:

A.無敵陌生化,陌生化到沒有任何人類看得懂的地步。
B.完全不陌生化,整部作品都是讀者熟悉的內容、形式。

這是文學作品的兩個極端,你會發現,兩者都是行不通的。A會完全「無法辨識」,變成跟亂碼差不多的存在(就像一隻貓去踩鍵盤);B則會「了無新意」,完全無法帶來任何美感。

所以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在AB的光譜「中間」。一部作品,必然有某些東西是讀者熟悉的,讓讀者能起碼「看懂」;然後又有一些東西是讀者沒想過的,這樣就能帶來「陌生化的美感」。

我在影片裡說的較簡略,只強調A方向。但實際上文學創作者永遠都在AB之間遊走。強調前衛的詩人,會靠近A多一些;強調寫實的詩人,則會靠近B多一些。

AB拉扯之下,人們發展出一種折衷方式,即「文類」。我們會把文學創作分成幾種常見文類,每一文類則共享類似的特點。如此一來,只要我寫在某一文類的規範裡面,讀者就一定有熟悉的部分;同時,我也可以在這個文類的框架下,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

比如說:「小說」這個文類,強調外在情節、敘事觀點的控制。
「散文」這個文類,強調內心抒發、情感表露。
「七言律詩」這個文類,強調每句七個字、每首八句、要符合特定押韻跟規則。

上述的「文類規範」,就會構成B的基礎。但我可以在上述基礎之上,進行各種陌生化的嘗試。不同的作家因此也能演變出不同的風格。

即便我們以為向來最「自由」的「新詩」這個文類,其實也默默產生了自己的文類規範。比如說,它必須「分行」,它強調「凝練」(盡量以最少的字數達到最大效果),它推崇「跳躍的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