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突然響起警笛,原來是鄰居的孩子燒炭自殺,有人報案。所幸最後平安無事。
那時我正陪伴朋友的孩子讀書。朋友的家人動手術,她得到醫院照護,因此商請我幫忙看顧一下家裡的小朋友。
不得不說這個孩子被訓練得很好。和我一起吃完早餐後,他開始週六一天的行程,上線做了數學題、彈了半小時鋼琴、寫了國語圈詞、完成本週週記,睡前還請我幫他考英文單字,也讀了幾本課外讀物。
有趣的是,他有一本記事本,本子裡按照時間把當天所做的事記錄下來,一目瞭然。
睡前,回想一整天經歷,實在感慨。朋友家人動手術、朋友的孩子自動自發完成課業學習,這是求「生」;但鄰居那個燒炭的孩子,卻是求「死」。
就人性角度而言,求生,合理正常,求死呢?一直以來難以理解求死之人的心理活動;在我看來,真正讓人想求死的時刻少之又少,至少那個鄰居的孩子,就我對他的認識,還沒到求死的艱難處境。
雖然那孩子只是我的鄰居,但我與他平日也有些接觸,得知他居然如此,心情不免受到震動。再設身處地為那孩子的家人、朋友想想,想必他們的心情波動定然極大,這其中的震驚、恐懼、哀傷、憤怒、不捨……,實在難言。
這孩子,實在太不懂事了。可,我非魚,安知魚之思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