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約2/4)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張九齡,時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開元26年,738)。開元24年罷相,接替他的是李林甫、牛仙客。唐朝盛衰,以此為分界,非傳統說以安史之亂為分界。司馬光曰:「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晁說之曰:「閶闔千門萬戶開,三郎(玄宗)沉醉打球回。九齡已老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

五神:春曰其帝太昊,其神勾芒;夏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曰其帝黃帝,其神后土;秋曰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冬曰其帝顓頊,其神玄冥。」(禮記)

春神勾芒,四方形人面、鳥身、素服,腳踏兩龍(蛇)。​

2.雨水(約2/19)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韓愈
天街小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時任吏部侍郎(長慶3年,823)。長慶4年年底病逝(57歲)。其早逝原因推測為「服硫黃」。
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行第」十八。視韓愈亦師亦友。

3.驚蟄(約3/6)

觀田家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韋應物,時任滁州刺史(興元元年,784)。年少時紈褲,安史後心境大變。自云:「生長太平日,不知太平歡。今還洛陽中,感此方苦酸。」

驚蟄本叫「啟蟄」,因「啟」字犯漢景帝劉啟名諱,故改名。

4.春分(約3/21)

村飲                 黎簡(清)
村飲家家醵酒錢,竹枝籬外野塘邊。
穀絲久倍尋常價,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東風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長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黎簡,清代乾嘉年間詩人,為「嶺南四家」之一,世稱「詩書畫印」四絕。

春分前後,為「社日節」。祭社神、吃社肉、喝社酒。到了清朝,社日節已日漸消失,但聚會喝酒似乎還是按照慣例繼續舉行著。

5.清明(約4/5)

使東川‧清明日        元稹(元和4年,809)
常年寒食好風輕,觸處相隨取次行。
今日清明漢江上,一身騎馬縣官迎。

清明節日:上巳節日(踏青宴飲)+寒食節日(掃墓祭祖)+清明節氣(固定日期)

上巳: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祓禊(淨身)、曲水流觴、飲宴吟詠、踏青遊玩。

寒食:冬至後的105日,又稱「百五節」、「一百五」。起源於周朝的「改火」之制或說紀念介子推。古人認為多年使用的舊火如果不滅掉更新,必會引發瘟疫等疾病。除改火外,此日也有掃墓祭祖習俗。

6.穀雨(約4/20)

觀採茶作歌        乾隆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龍團鳳餅:貢茶。

穀雨花:牡丹。

唐宋重「明前茶」,明清重「穀雨茶」。這與不同時代的飲茶方式有關。唐是煎茶法、宋是點茶法,這兩種方式規避了「明前茶」茶味較淡的特點。到明朝,飲茶方式與我們今日相同,則會覺得「明前茶」味道偏淡,而「穀雨茶」恰到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