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沒有一年像今年這麼盼望梅雨季的來臨,我其實不喜歡雨天,僅因它帶來生活的不方便。但今年不一樣,從五月上旬開始,溫度一路攀高,連續熱了三個禮拜,到五二六、二七的基測日仍是如此,原本說要來的梅雨季也失約。

真是熱怕了,熱到發昏、發脹,每天六點半起床,看到窗外豔陽高照,竟隱隱不想出門,有種厭煩之感。我再怎麼喜歡晴天,也難忍受日日在三十多度的高溫下過活,再加上敝班地理位置不佳,再怎麼涼爽的南風,就是灌不進來,三十九個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教室內,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受。就連下課時經過教室門口,也感覺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薰得人暈頭轉向。回到家,租屋處也沒有冷氣,就靠一隻電風扇賣命工作,有時鄰居話家常時問我:「沒有冷氣待得住嗎?」我只能苦笑作答。我向來怕冷不怕熱,但前陣子還真熱怕了,甚少洗冷水澡的我,一洗就是連續兩週,若再不下雨,大概可以創下洗冷水澡的連續天數最高紀錄。

謝天謝地,珊珊來遲的梅雨姑娘在幾天前報到,雖然對生活造成了些小小的不便,但我甘之如頤,終於不用再熱到像條狗般喘氣了。

燥熱的天氣狀況解除,終於暫時解脫,就算一週後梅雨季結束,再回復之前的酷熱,那時的感受可能和五月初大不相同。一是因中途曾解脫過,就算炎熱再現心理上較能接受;二是因到時候我的學生已經畢業,我已經全身而退。

說全身而退是一種目標,事實上卻不可能達成,就算達成也只是表面上的,骨子裡我其實不曾放開。儘管我已經任教六年,不再是初任的菜鳥,不再不知所措;儘管我知道許多做為教師自我調適的方法,諸如:不要去看班上少數幾個壞的,多去看好的,肯定自己的付出;或孩子的養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極大的關係,不是老師一個人可以輕易去影響的,所以不要把全部的責任攬在身上。但我無法不去想,這批孩子將來到了社會上會變成什麼樣?尤其在他們畢業前夕,我幾乎可以準確預估,哪幾個人將來一定前途無「亮」。

人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去就好了,人家父母都不擔心了,你在擔心什麼?又說「佛渡有緣人」,連佛都只能渡化有「緣」之人了,就當那個孩子跟你無緣好了。又說「學生只是過客,送走了這批,自然又有下一批,當一份工作就好了,何必想那麼多?」是的,我向來以這些說法寬慰自己,也很同意自己「送往迎來」的事實,更慶幸他們只剩「四個上課日」就要畢業,等送走他們,我僅剩一個科任班,簡直「無導師一身輕」,暫時當起一週只有七堂課的大學教授,肯定愉快得緊。

可是,我不能不去想:為什麼三年後是這樣的結果?是哪裡做得不好或不夠?如果當初在一年級時更強調哪一點,是不是今日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再扯下去還是類似的東西,就不說了。這篇照例是胡言亂語的抱怨文,兼之把不大相關的天氣熱和學生畢業扯在一起。罷,我雖然沒有高EQ,但還是盡量往高「阿Q」精神靠攏吧!不然就向「差不多先生」學習,這樣生活應該輕鬆愉悅地多。

文章本來該在上一段結束,但又想到兩個問題:一是這篇文章雜亂無章,看來連四級分都沒有。二是「差不多先生」這課挺可愛的,不知道為什麼民編本不選?……果然,職業病又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寧水春 的頭像
    寧水春

    春水居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