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此次的徵文選詩,發現了兩首以「潛園」為題者,分別是林豪〈潛園秋日感興〉、王松〈亂後遊潛園〉,查詢潛園歷史,頗值得一書,於是本文便來寫寫潛園興衰史及其相關故事。

十九世紀中葉,新竹有兩座名園,在西門內的是「潛園」,又稱「內公館」;北門外的是「北郭園」,又稱「外公館」。潛園起建於道光29年(1849),同治3年(1864)完工,耗費十多年建成,耗費十八萬兩,曾被譽為臺灣四大庭園之一(另外三個是板橋林家花園、霧峰萊園、臺南吳園)。其主人為林占梅(1821-1868),出身首富之家,透過捐納方式取得貢生身分,並以捐防及協助官兵平亂而獲得官銜。他詩、書、畫、琴兼擅,親自監造的潛園佔地廣闊,約二甲餘,園內種梅一百多株,花木扶疏,所謂「潛園探梅」即為「竹塹八景」之一。此地也是當時新竹文人主要的活動據點,林占梅曾與詩友組「潛園吟社」,並編有《潛園唱和集》。底下我選了一首潛園主人的詩作,一起來看看:

學圃/林占梅
閉門種菜當生涯,戴月鋤雲興未賒。款客宜栽名士韮,耐貧且種故侯瓜。
引泉隄外培菰首,插棘籬邊護筍芽。不是西南城一角,客來錯認作山家。

這是首七言律詩。首句詩人自言閉門種菜,以之為生計,其實這是「睜眼說瞎話」,或說是「玩笑話」,以林占梅富裕的程度,根本不需要親自種田,他耕作只是想嘗試看看,或者增加生活樂趣罷了。第二句的「戴月鋤雲」充滿詩意與美感,與陶淵明「戴月荷鋤歸」那種真實的辛苦不同。「賒」字有稀少之意,「興未賒」表示作者對耕作一事有著濃厚興趣。次聯用典,「名士韮」指東漢名士郭林宗為友人范逵冒雨剪韮,作湯餅款待一事。「故侯瓜」指的是秦人召平所種之瓜,召平是東陵侯,秦亡後,他因為家境貧窮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時人稱為東陵瓜,又稱故侯瓜。從這兩個典故看來,作者希望能有豐美的收穫來款待朋友,也希望從學圃一事得到雅士名聲。

第三聯寫他自隄外引泉入園種植菰首(茭白筍),並在竹筍剛冒芽時插棘為籬保護新筍,這兩個舉動也極為風雅。最後兩句說因為庭園中有許多農作物,所以朋友可能會誤以為潛園已經變成農莊了。但這同樣是種開玩笑的寫法,潛園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再怎麼種植韮菜、瓜果、茭白筍、竹筍,也不可能被錯認為山野人家。本詩是詩人學習耕作的記錄之作,首聯及末聯有幽默意味,中間兩聯則充滿雅趣,全詩清新自然,瀟灑脫俗,可以想見潛園主人於此間的安適自在,令人嚮往。

林占梅晚年時,家裡佃農因為水利紛爭,引發人命案件,於是演變成林家和姻親鄭家之間長達數年的諍訟。民間相傳,鄭家甚至僱人入京告御狀,案子懸而不決,林占梅因為冤抑難雪,加上久病不癒,遂歿於同治7年(1868),享年48歲。主人既沒,那麼潛園的命運又是如何呢?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林家後人選擇避居廈門。日軍攻臺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東門進入竹塹城,即以潛園的爽吟閣為其行館。之後,日人以都市計畫為由,開路貫穿潛園,並在1939年拆除潛園大厝,潛園於是破敗。

亂後遊潛園/王松
醉過西州更愴神,潛園無復昔時春。忍看石筍鐫為砌,況說梅花斫作薪。
臨水高樓餘瓦礫,藏山絕業化灰塵。傷心來去堂前燕,悲語如尋舊主人。

王松(1866-1930),原籍福建晉江,光緒初年來臺,卜居新竹。乙未(1895)割臺時,曾攜眷返回泉州避亂,待臺灣局勢稍定,又返回新竹定居。將自己寓所命名為「如此江山樓」,並自號「滄海遺民」。

本詩首句以「西州」之典帶出遊潛園的感舊興悲之情。相傳東晉謝安病重時,曾經由西州門回京,他死後,外甥羊曇感於謝安對他的愛護,不再經過西州門。一日因為酒醉,誤走西州門,因而悲感不已。後世便以此表示感舊興悲、悼亡故人之情。二、三聯敘述潛園今昔景色差異。園裡的大石被鑿刻為臺階,梅樹被砍作柴火,高樓如今只剩下殘破瓦礫,可藏於名山的著述也消逝無蹤,以上各句,皆呼應首聯的「潛園無復昔時春」。末聯化用劉禹錫〈烏衣巷〉末二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依舊戀巢未肯離去,主人卻早已無處可尋,昔盛今衰,令人不勝感慨。

世事無常,轉眼成空,這樣的感觸,古來即有。李白說:「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孔尚任云:「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都是相同情懷。尤其潛園的沒落不只是時間因素,更是因為改朝換代,王松在此刻重遊前朝名園,必定多有感懷。觀其在割臺之後自稱「滄海遺民」,就知道「傷心來去堂前燕」另有指涉,表面上寫燕子傷心,其實在寫自己的傷心。重遊潛園,人事全非,林占梅已歿,潛園已破;正如同作者在「亂後」自泉州歸來,這塊曾經生活二十年的土地,不再歸清廷管轄,國勢衰弱,國土已殘,叫他怎能不傷心呢?

回過頭說潛園。據資料記載,日人在1939年拆除的只是潛園大厝,到1977年為止,潛園原址尚存有觀音亭、大門、古井、香石山房、部分碧棲堂以及少數住宅建築。1990年代,有學者出版潛園修建調查計畫,但是新竹市政府並未將此地指定為古蹟。最後,在2012年,僅存的最能代表潛園精神的門樓,遭到地主無預警拆除,潛園這樣的百年遺跡,就此灰飛煙滅。

和潛園同時期的新竹名園,還有北郭園,由清朝開臺進士鄭用錫於咸豐元年(1851)所建,歷時四年完成。兩園皆曾被譽為臺灣四大名園(或五大名園)之一,但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及保護,皆已破敗。珍貴的文化資產未能延續,歷史脈絡也因而有了缺憾,實在可惜。我不免又想起潛園主人林占梅短暫的一生,除了嘆氣,也不知該說什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