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大名字」滿天飛的時代。這些活躍於1960年代的作家,往往是「不必特別讀文學史」也會知道的作家,比如白先勇、王文興、七等生、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然而,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傳承乃至於對立關係。

我會盡力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把他們之間的關係講得清楚一些。首先,我們就從最大的脈絡開始抓起——現代文學的「雅」與「破」兩大支流。先把它們搞清楚了,接下來再去把比較邊緣的視野補齊,就能在腦袋裡建立一套清楚的網路了。

所謂「雅」與「破」,指的是1960年代現代主義小說的兩種極端:文字非常典雅的,以及文字非常破碎的。這麼大的差異,也展現了「現代主義」這個流派巨大的彈性。在理論的引入與吸收的過程裡,作家們往往各取所需,只擇取自己所要的部分,拼接到自己原來的觀念體系裡⋯⋯

台灣文學30日|追求內在性,哪種風格的內在性?現代主義的「雅」與「破」

破中文:王文興、七等生、王禎和、黃春明
雅中文:白先勇

七等生,1962,刊於聯副,失業、撲克、炸魷魚
已經退休半年的透西晚上八句鐘來我的屋宇時我和音樂家正靠在燈盞下的小方桌玩撲克。
AB夫婦
跳遠選手退休了:這是七等生離開文季後所寫的
七等生加入《文季》,但此時陳映真已經轉向左派、現實主義。
王禎和、黃春明跟著從現代主義慢慢轉成現實主義

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文學理論導讀:如何閱讀文學
文青養成指南

【31日】
延續「雅」與「破」的框架,我們要來談兩位代表性作家:白先勇與王文興。
從形式到內容,王文興的《家變》都展現了銳意擊破傳統成規的反叛氣息;而與之相反的,是白先勇《台北人》精美而耽溺,沉緬在美好往日的角色們。他們全然對反卻又有共通性的美學,成為了戰後現代主義小說的兩大典型。
台灣文學31日|「家」的兩種使用方式:王文興、白先勇作品選讀

白先勇披著「現代主義」的外衣,但實際上是「縱的繼承」。

32日】
今天聊了台灣戰後現代主義小說中,最為人所知的兩位作家王文興、白先勇。接著,我們要調轉視線,來談「現代主義」這個主題下,常常被人忽略的本省籍作家。

正當大學生們十分興奮地吸收西方思潮,認為自己引入了許多新潮事物時,這群稍微年長的本省籍作家卻滿臉問號:你們引進的這些東西,早就不新了啊?日治時期就有人引進過了啊?

於是在1960年代中期,這些本省籍作家兵分兩路:小說家以鍾肇政、鄭清文等人為首,集結在《台灣文藝》,而有了一系列「台體西用」的改造嘗試;詩人則以陳千武、林亨泰等人為首,集結在《笠》詩刊,提出了本土脈絡的「現代詩」傳承。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本土」往往很難跟「現代主義」或「前衛」這類關鍵字連結起來。但其實,本省籍作家的傳承中,一直也都有一股追求形式改造的衝勁。而他們提出的文學混種方案,也預示了「鄉土文學」未來的方向⋯⋯

台灣文學32日|嗯?誰說現代主義是新東西?本省籍作家的1960年代

1964年,吳濁流找了鍾肇政來辦《台灣文藝》
成員:鄭清文、李喬、王詩琅、龍瑛宗、葉石濤
鍾肇政:骷髏與沒有數字板的鐘:土俗+現代

1964年,林亨泰、陳千武《笠詩刊》
1970年陳千武提出了台灣現代詩的「兩個球根」論
即是在強調除了紀弦與覃子豪的中國「現代派」之外,
不能忽視繼承日本殖民時代台灣詩人及其精神的本土根球。
陳的說法確立了《笠》詩社後來的本土論述基礎。

33日】
第三十三日,我們來聊聊1960年代現代主義的最後一個主題:女性小說家。在1950年代,被視為只會寫「生活瑣事」的女性,在現代主義聚焦內心、發現生活之恐怖的寫法下,意外找到了突圍的方法。她們沒有發表宣言,沒有成立團體,卻自然展現了與男性作家完全不同的音色。

在瀕臨崩潰的字眼裡:女性現代主義小說家

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歐陽子的〈秋葉〉

34日】
明天是第三十四日了。我們要暫別精英氣息濃厚的現代主義,來看看同時期賣得最好的類型文學:武俠小說。此時的武俠小說吸收了西方小說的技法,又建構了一個似中國非中國的「古典空間」,打中了閱讀大眾的喜好,於是蔚為風潮。

台灣文學34日|在虛構裡呼喚公義:「新派武俠」的流行

押川春浪發明「武俠」這個詞,但他當時的「武俠」不是現在的意思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火燒紅蓮寺),大刀王五、呂四娘

1.武功技擊
2.幫派、雜學知識(切口)
3.家族復仇輪迴

臥虎藏龍:王度廬

白鶴派和太極拳吳公儀的傳人打架
梁羽生,龍虎鬥京華1954,新派武俠小說
楔子:我在旅程中遇到了一個尼姑,他赫然發現尼姑的背後有一個大故事。
這種開頭的寫法是受了西方小說影響,而非中國傳統小說的寫法。

金庸,書劍恩仇錄1955

司馬翎、諸葛青雲、臥龍生
陸魚,少年行,1961,很像現代小說
愛倫坡,黑貓,連城訣,砌牆
流星蝴蝶劍的開頭,抄教父
楚留香,亞森羅蘋
楚留香,武俠推理小說的開頭
開頭死了七個人,都被彼此殺死?

1960年代的武俠小說根本不等於國族主義

陳國偉,香港很流行三毫子小說,但四處散落,難以搜集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