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爸很愛逼我們背三字經。說「逼」不好聽,應該說「利誘」才對。賦閒在家的早晨,老爸會躺在後院騎樓下的長躺椅上,手上拿一本三字經,要我們背給他聽。如果背得好,或者達到進度,老爸就會賞我們三到五元不等。當時柑仔店的冰品分三種:清冰一枝兩元、鳳梨冰和草莓冰一枝三元、五元的是什麼我倒忘了。我最愛拿三塊錢去買鳳梨冰,酸中帶甜,非常好吃。我一直沒去猜測過老爸的心態,想來還是不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一套吧!在啁啾的鳥鳴聲中,在習習的微風之中,在琅琅的童稚背書聲中,我親愛的父親大人,您是不是覺得愜意又得意呢?我想像著,幾乎要微笑了。

小時候的記憶力果然驚人,至今我仍清楚地記得背誦過的句子。三字經每則有八句,每句三個字,由「人之初」起,以下條目的第一句分別是:昔孟母、養不教、玉不琢、香九齡、首孝悌、三才者、曰春夏、曰水火、稻梁菽、曰喜怒、高曾祖……。這樣算算,總共背了十二則,即二百八十八字。才十二則,其實很少,大概整本三字經的四分之一內容而已,但對還沒上小學的小朋友來說,已經是自以為很厲害的成績了。

從小背三字經到底有沒有用呢?正如現今許多小朋友背唐詩、論語、弟子規,到底助益如何?我沒有研究過,但私心裡覺得絕對有用。雖然,當時背三字經的我是「小和尚念經」,不僅不懂含義,連字也不會寫,僅是琅琅上口而已。但後來的我,國文果然很好,品行也不錯,就把潛移默化的功勞算上三字經一份好了。說真的,不管有沒有潛移默化的功效,至少,在我夠大的時候,能夠默寫出正確的經文,並自行理解了經文的內涵與意義,以及體會出經文的編排方式的用意,那種快意,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