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同樣看玉山,在清人陳夢林、原住民乜寇.索克魯曼、日人永井完久三個人眼中,卻有不同感受,且聽我細細道來。

玉山歌  陳夢林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
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鬚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
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雲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靈光片刻耀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雲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
山下螞蟥如蟻叢,蝮蛇如斗捷如風。婆娑大樹老飛蟲,攅肌吮血斷人蹤。
自古未有登其峰,於戲!雖欲從之將焉從。

本詩載於《全臺詩》第一冊,作者陳夢林(1670-1745),福建漳浦人。於康熙55年(1716)纂修《諸羅縣志》,被時人許為台灣方志中的第一。著書五種,其中《臺灣遊草》、《臺灣後遊草》、《遊臺詩》一卷等係遊臺所著。

本詩為七言古詩,共二十二句,句句用韻。古體詩的形式比近體詩自由,除了須「押韻」外,其他如每句字數、句數、平仄、對仗等皆不限,而且押韻也較寬,不用嚴格遵守一韻到底,鄰韻也可通用,細究本詩的二十二個韻腳,可歸於平聲「東韻」及「冬韻」兩個韻部,此即鄰韻通用。

一般古體詩只要求偶數句用韻,但本詩句句用韻,此種寫法稱為「柏梁體」,相傳漢武帝在柏梁台上與群臣共賦七言詩,每人一句,每句皆用韻,後世便把此種詩體稱柏梁體。柏梁體允許重韻,但本詩的二十二個韻腳沒有一個重複,這也是特別之處。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首四句概寫玉山源自佛教須彌仙山水晶宮,上天造化給予畫圖般潔淨明亮的面容,偶然間飛至東亞海島上,變化成三朵蓮花,此處蓮花指的是玉山主、北、東三座主峰,意即玉山面貌有如蓮花般清淨優雅。此四句出手不凡,為玉山蒙上一層神秘高潔的面紗。

「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鬚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次四句言玉山面貌莊嚴,有如眉鬚皆白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此處三公同樣指主、北、東三座主峰。兼之其輔佐日、月,支撐蒼穹,傲視群峰,由此觀之,眾山不過其臣僚而已。此四句確定玉山的神聖地位,凜然不可侵犯。

「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雲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前二句擬人,言上天以白雪封山,不讓人窺見玉山的真面目。後二句言若想一窺玉山面容,唯有在冬月霜寒之時。「靈光片刻耀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雲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在玉山偶現蹤跡的瞬間,靈動的光芒照耀天空,原本昏暗的景色轉為清明開闊,但不久後雲霧籠罩,整座山依舊顯得虛無縹緲,此八句極言玉山面貌難以輕易窺見。

「山下螞蟥如蟻叢,蝮蛇如斗捷如風。婆娑大樹老飛蟲,攅肌吮血斷人蹤。自古未有登其峰,於戲!雖欲從之將焉從。」末六句說明難以親近玉山的原因,首先是山下的螞蟥(水蛭)多如螞蟻擋住了前路,再者腹蛇巨大如斗且迅捷如風(愛詩網原文寫「蝮蛇如鬥」,其中「鬥」字應為「斗」字誤植),且枝葉舒展的大樹上有能咬人肌膚吸食人血的飛蟲,如此景象當然無人敢越雷池一步,故而作者感嘆:嗚呼(於戲)!就算想追隨玉山,又如何能夠達成呢?由此可見作者對未能登上玉山的遺憾之情。

「玉山」之名,最早見於清康熙年間(1697年)郁永河所著《蕃境補遺》一書:「玉山在萬山之中。其山獨高。無遠不見。巉巖峭削。白色如銀。遠望如太白積雪。四面攢峰環繞。可望不可及。皆言此山渾然如玉。」簡言之,漢人認為玉山就是一座看起來像玉的山,但在布農族口中,此山被稱作東谷沙飛(Tongku Saveq),Tongku為「山峰」之意,Saveq可解釋為「避難」,如此東谷沙飛成了一處提供避難的山峰,這和布農族的大洪水傳說有關。傳說古時候出現一條巨大的蟒蛇堵住了流水,造成整個世界都被淹沒在水面下,唯獨東谷沙飛因為地勢最高成了倖免者的避難之所,人類依靠紅嘴黑鵯的幫助取得火種得以取暖、煮食,不至於挨餓受凍,更有一隻大螃蟹進入水中與蟒蛇搏鬥,最後攔腰剪斷大蛇身體,大水終於退去,人類得以生存下來。如此的傳說結合了人類與大自然,也因此奠定東谷沙飛在布農族人心中的神聖地位。

至於在日人心中,玉山成了殖民成功的象徵。玉山高度3518公尺,比日本聖山富士山更高,故日治時期總督府於1897年將玉山更名為「新高山」。日人永井完久有詩〈新高山〉云:「玲瓏八朵美人鬟,上入仙宮下蠻間。萬古雪輝環視國,日東收得是高山。」此詩先寫玉山形貌之精細迷人,次述其立根南國的挺拔高聳,並讚頌山巔萬古白雪如玉般光輝,傲視群國,末句說今日玉山已被收為日本國土,以此推崇日本國威之盛,反映出日人領臺的得意欣喜。

由個人主觀角度出發,同樣一座山,便有了三種不同的稱呼與看法。陳夢林以嚮往之心歌詠玉山奇景,乜寇.索克魯曼以崇敬之情寫下《東谷沙飛傳奇》,永井完久則在〈新高山〉中表現出得意欣喜之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玉山分別以不同的原因與他們產生連結,這提醒我:看待任何事物,除了覺察自己主觀來由,也須尋求其他客觀角度,方不致陷於以自己立場出發的主觀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