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為了證明什麼?三年前我由雲林的海邊小村毅然決然來到古都府城;然而卻像離不開家鄉的呼喚似的,我租的房子就在安平。 

果然還是海的女兒,最愛的就是在安平海邊流連,尤其在安億僑通車之後,我也成了在橋上俯看安平落日的一員。在橋的這一邊可欣賞夕陽餘暉,在另一邊則可以欣賞運河風光,聽說將來有可能發展成運河上的觀光業,若這條「藍色公路」真的成行,那麼夜晚時沿岸槳聲燈影,直是一番旖旎風光;而順流而下直達大海,當是另一種「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豪情。 

要說看落日,還不只安平呢!在四草大橋上欣賞臺灣海峽的夕照,更是一番壯闊景像,保證讓人留連忘返。而到了四草,又怎能不去逛逛土城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四草砲台呢?喜歡自然生態的人當然更不能錯過紅樹林,那邊豐富的植物動物生態,可以讓人耗掉個大半天。 

住在安平,怎能不提提它的歷史古蹟?以前只在書本裡提到的「億載金城」與「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現在都成了我的鄰居。每當登上兩城池的高處眺望,的確難以想像三百多年前此處的汪洋景像,也難以描繪當時的歷史事蹟,只有慨嘆於時光的流逝與無情,而只留下所謂「古蹟」供人憑弔。 

做為一個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台南有名的古蹟還不只於此呢!民族路上的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同樣久享盛名,在喧囂的民族路上坐擁一處寧靜,令人發思古幽情。出了赤崁樓,還可以去前頭的武廟晃晃,體會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這裡的古蹟和廟宇真不是普通的多,信手拈來:安平古堡、億載金城、赤崁樓、延平郡王祠、開元寺、孔廟、祀典武廟、聖母廟、開台天后宮、五妃廟、臨水夫人廟、七娘媽廟、天壇、府城隍廟、北極殿、東嶽殿……,一字排開,陣仗嚇人啊!初來台南,這點曾令我大吃一驚,即便尋常小巷,轉個彎便可見到古蹟或小廟一座,由此可見此處歷史之悠久、信仰之虔誠。 

除了人文之美,台南的自然風光也不容小覷,府城不但是古都,也是個花都呢!在府城,一年四季都可貪「花」好「色」,春天時,我喜歡到林森路及東豐路去赴黃花風鈴及木棉花之約。黃花風鈴,聽說因花形似風鈴而得名,但私底下我喜歡稱它為「縐紋花」,因為它像極黃色縐紋紙,這樣看來「假假」的花,卻開滿了一路!開得那樣肆無忌憚,那樣歡天喜地,絲毫不怕路上交通因它而大亂。我尤其喜歡看雨中的黃花風鈴,每當細雨紛飛的日子,走在東豐路上的黃花風鈴花海中,才真能體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美感。 

我喜歡走在黃花風鈴下,卻不喜歡走在木棉樹下,那碗大的紅花掉落時沒有飄逸的美感,倒是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呢!張曉風曾說覺得木棉花是雄性的,這點我倒是非常認同。 

開完一陣的絢爛後,木棉花便收起它令人驚異的紅,化為一身翠綠花苞,不知道住在成大附近的人們對木棉花苞如何處理呢?我是挺好奇的。只因我的家鄉小路旁也種了兩排木棉樹,每當木棉結苞,孩子們便爭相大展身手,用長竹竿把花苞敲下,不讓它百子千孫。並非鄉下人家天性涼薄,見不得它繁殖後代;只因木棉種子乃孕育在棉絮之中,當它瓜熟蒂落之時,便是家中門窗及呼吸道不順暢者遭殃之時,鎮日飛絮濛濛不但沒有想像中的美感,反而引來一堆環境髒亂及呼吸過敏的問題,莫怪乎我們嚴陣以對了。 

夏日的美麗饗宴是阿勃勒及鳳凰木,阿勃勒也開黃花,但不是相同的黃,阿勃勒是鮮黃,而黃花風鈴是豔黃;相較之下我覺得阿勃勒比起黃花風鈴更有資格稱「風鈴」,因為它的花形才真的是一串掛在枝頭的小鈴鐺呢! 

鳳凰木和木棉同樣是紅花,但它的花可比木棉小巧也紅豔多了,頗似蝴蝶飛舞其上,至今台南還有鳳凰城之名。 

美麗的秋天,自然少不了台灣欒樹及美人樹的蹤影。台灣欒樹愛變魔術,有黃色小花也有紅色小果;而美人樹樹如其名,濃妝豔抹,魅力四射。 

春夏秋都有花可看,那冬天總沒了吧?錯了,冬天可以到公十八公園,位在中華東路上,藝術中心對面,那是波斯菊,圍繞在小水道兩旁,一路迤邐數十公尺,滿載著白、桃紅、紫紅的繽紛花海,也滿載著一路的蝶舞蜂喧與清脆笑語,好不熱鬧。聽聞市政府有在此處復育螢火蟲的想法,若真能成功,那不就成了都市中名副其實的桃花源了嗎?我想「春城無處不飛花」在府城應改成「府城四季俱飛花」了! 

說完人文及自然之美,提到台南,人們還會想到它的小吃,這可是聞名全省的,像蜜餞、蝦捲、棺材板、蚵仔煎、擔仔麵、鱔魚意麵、豆花……,在老饕眼中,這些可都是人間極品呢! 

平心而論,台南是個很不錯的地方,除了它的歷史地位、美麗風光與聞名小吃,這兒的生活機能也不錯,要逛街,可以往新天地、大遠百、中正路直奔而去;要看表演,可以往成大和藝術中心前進;要體會棒球比賽的熱情,去一趟棒球場準沒錯;想看書,則可以走一趟北門路或市立圖書館。我來此已滿三年,當初想證明的事於今倒也不重要了,而我在此地所認識的可愛的人們,以及三年來美好的記憶,才是一輩子鑲嵌在腦海中的珍貴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