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沒有煮臘八粥的習慣,村子裡在十二月初八也沒有特殊的慶祝活動。倒是長大後到城市工作,在一月份的某一個上班日總是能收到附近佛教團體贈送的八寶粥;問了同事,同事說那天是農曆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日」,佛教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回家後上「愛詩網」查詢,找到一首描寫臘日的七言律詩:

  轉眼流光餞臘期,家家共喜造花脂。桃符虎競門前畫,果席羊宜灶上祠。
  如願最當如好願,賣癡獨不賣情癡。人生得失都隨命,第一須圖自在時。
                              ──林占梅〈臘日〉

林占梅(1821-1868),字雪村,號鶴山。祖籍福建泉州同安,生於淡水廳治(今新竹市),出身當地首富之家。透過捐納方式取得貢生身份後,又屢次以捐防與協助官兵平亂而獲得官銜,累官浙江道加鹽運使銜與布政使銜。後與姻親竹塹鄭氏家族因故互控,憂勞成疾,自殺身亡,享年四十八。他詩書畫兼擅,更精通琴藝,親自營造的園林美輪美奐,名為「潛園」,曾與詩友們組「潛園吟社」,並編有《潛園唱和集》。其詩集名為《潛園琴餘草》,數量近兩千首。

詩題「臘日」,一般人多認為就是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其實是南北朝之後的說法。最早臘日並沒有固定的日子,《說文解字》中解釋「臘」字,提到「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所謂「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並非一定是十二月初八,到了梁武帝時,由於他篤信佛教,所以把佛祖得道成佛的十二月初八這一天定為臘日,同時祭祖祭神又祭佛。

在中國古代,「臘」是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不管是「合」還是「獵」,都是為了感謝祖先及諸神一年來的庇護,人們於是在歲末年終之時舉行大祭,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舉行臘祭的這一天就是「臘日」,臘日所在的月份(十二月)就是「臘月」。

本詩首句「轉眼流光餞臘期」點出時光飛逝,轉眼間又來到歲末,「餞臘期」指的就是送別臘月。次句的「花脂」是肉與肉的脂肪間油花,也就是「臘肉」,對古人來說,進了臘月,年味就越來越濃,家家戶戶開始用豬肉、羊肉醃製臘味,不但可以作為年貨,還可以儲存到明年夏天。在童謠中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許多人家這時候已經辦起了年貨,準備熱熱鬧鬧過一個好年了。

第三句「桃符虎競門前畫」講的是貼春聯的習俗。春聯由桃符所演變而來,桃符的出現,則和「神荼」及「鬱壘」兩位門神有關。相傳神荼和鬱壘是把守在桃樹下的兩名神將,只要發現惡鬼,就將他們捆綁起來丟到山上餵老虎。人們於是用桃木雕刻兩位神將的圖像,放在門邊驅鬼鎮邪。後來簡化成畫上他們的圖像,或直接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這桃木板就稱為桃符。有些人會在第二道門上畫上那隻吃鬼的老虎,目的也是為了驅邪鎮鬼保平安。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提筆在桃木板上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成了中國第一副春聯,文人學士群起仿效,於是題寫春聯的風氣便逐漸流傳,桃符也就由原本驅邪鎮鬼的桃木牌慢慢轉變成書寫迎春納福賀詞的春聯了。

2013291360377375146_189.jpg   
(網路圖片:貼春聯)

臘日除了開始置辦年貨、貼春聯、吃臘八粥,最重要的當然是祭祀。《禮記.月令》有云:「孟冬之月,門閭臘先祖五祀。」臘祭的對象,主要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就是門神、窗神(或戶神)、灶神、地基主、行神(或井神)。各種果蔬肉類擺滿桌上,以祭拜祖先及眾神,這就是「果席羊宜灶上祠」。

04.jpg
(網路圖片:臘八粥)

作者在詩的前半概括介紹臘日的習俗,後半則是因習俗而抒發自身感懷。因節日而生的種種習俗,若溯及其成因,無非是人們希望「好過日」的期盼,我相信作者深能體會,才會寫下「如願最當如好願」。下句的「賣癡」頗為特別,其實這是宋朝時吳地的習俗。在除夕時,大人們叫小兒到街上去呼叫賣癡賣呆,以希望在新歲裡能變得聰敏。這種「人皆養子望聰明」的心態,作者當然了解,但他更感慨「人生自是有情癡」;人們既無法論斤秤兩祛除「癡呆」,也不可能割捨情感轉為「無情」,所謂「如願」、「賣癡」不過是空想,世間禍福得失早已命定,若心為形役,必定落得惆悵而獨悲,不如放寬心,方得自在。

「如願最當如好願,賣癡獨不賣情癡。」這組對仗句使用對比技巧,以「如願」凸顯「如好願」,「賣癡」凸顯「賣情癡」,字詞雖然重複,卻不嫌累贅,反覺巧妙。作者以此二句為理論基礎,歸結出最後的警句「第一須圖自在時」,鏗鏘有力,發人深省。我們在節日來臨時,得以暫時脫離平日的汲汲營營,不妨靜下心來,好好體會詩人對節日的深深感懷,也許能有不同的觸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