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了冬至的湯圓、臘日的臘八粥,年的腳步更近了,緊接著便迎來「送神日」。「送神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日期,有的是十二月二十三日,我家則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人們認為在這一天,灶神、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神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日拜祭家中諸神與灶神,以感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上網查找「愛詩網」,有相關詩篇如下:

  紙馬幢幡送灶神,山肴野蔬雜前陳,廚門長幼交羅拜,頻祝休言辣臭辛。
                             ──鄭大樞〈風物吟〉

鄭大樞,福建侯官(今閩侯)縣人,清康熙60年(1721年)例貢,乾隆初年渡台,入府幕,喜歡旅遊和考察民俗。作有〈風物吟〉十二首。

首句的「紙馬」,相傳為灶神的坐騎,而「幢幡」,是佛教道場用來裝飾的長形旗幟。送灶神時,要連同紙馬一起焚燒,這樣灶神才有交通工具可以上天。次句「山肴野蔬雜前陳」寫祭品相當豐富,並從中看出老百姓的誠意。而為了表示對這位廚神的尊敬,當然是全家不分男女老幼都出動祭拜,也衷心祈求灶神在玉帝面前為咱家多美言幾句,別說醜惡事。

從這首詩來看,送神日實在是個有趣的節日,非常人性化。先是古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有靈魂,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現象,都有著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導,也因此有「神」的存在;而神的世界也像人間一樣複雜熱鬧,有著負責職位不同,階級地位不同的各路神明。像灶神,祂的頂頭上司是玉皇大帝,祂平日被派駐人間,到了年終歲末就得回天庭向玉帝述職,報告一年來的所見所聞。正因為灶神負責把家中事務鉅細靡遺向天庭報告,人們希望祂「好事傳到天,壞事丟一邊」,送神日當天的祭品,一定得有「甜」的,通常是糖果或是甜湯,總之就是盼望灶神「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嘴巴甜一點。若仔細想想,這現象很值得玩味,按理說神明是公正無私的,並不會因為有沒有「甜頭」而改變其報告內容,但人們似乎認為神也具有「人性」,好好用甜點侍奉一定沒錯。

06.jpg
(網路圖片:祭灶神)

「辭灶」這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稱為「過小年」,這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像台灣人大多是把除夕前一天才稱為「過小年」。總之,從「送神」這天起,一些與過年相關的準備活動就如火如茶地展開了。廣義來說,「過年」並不單指正月初一這一天,而是從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就算開始了;有些地方的說法更早,說是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於是從過小年算起,到臘月三十日除夕夜之前,人們要祭灶、大掃除、辦年貨、貼春聯,這一段時間,民間總是喜氣洋洋又忙碌不堪的。

先說「大掃除」,平時家裡的器物都有神靈司掌,但二十四日後諸神已經上天,就可以展開清掃,平時不能隨便移動的神龕,也可以開始整理,並清掉香爐裡的香腳。大掃除除了可以讓環境更整潔乾淨,也象徵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掃地出門,以迎接未來更好的一年。

大掃除完後,就要準備年糕,俗稱「炊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種調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是過年時的應景食品,其種類繁多,常見的有「甜粿」、「發粿」、「鹹粿(菜頭粿)」。甜粿是傳統的年糕,表示甜蜜過好年;發粿代表發財,菜頭粿則象徵好彩頭。

07.jpg
(網路圖片:甜粿及紅豆粿)

小時候,我家的年糕都是媽媽自製的。我最愛在年糕剛蒸熟出爐時,用筷子的尖端處輕輕捲起一小球,放到口中品嘗,那種香甜溫暖的口感,一直是我印象中「年」的味道。前幾年,因為家中後院種了不少山藥,媽媽便自行研發了「山藥鹹糕」,我好奇製作過程,就在一旁幫忙,等候媽媽使喚我做些小差事,或幫忙從冰箱拿些材料。做山藥鹹糕的過程其實不算繁瑣,先把山藥去皮弄成籤狀加入水煮熟,再拿蝦米、碎肉、蔥仔酥加在一起爆香,這樣便完成了材料準備。接著把米漿粉倒入水中拌勻,再把適才的材料全加入,一起放入電鍋內蒸煮即可。

令我感興趣的是「米漿粉」,以前是把糯米拿去用機器磨成米漿(更早是用石磨來磨),再把水分壓乾;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現成的米漿粉,加水攪拌就可以了。科技的發展確實簡省了許多人力,但不管應景食品的製程再怎麼簡化,我相信其象徵意義仍然會繼續流傳;就像現代家庭也不再用「灶」,大多使用瓦斯爐,但臘月二十四送神日的文化意涵,仍然留在人們心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