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談談年節的最後一個節日了,那就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小過年」,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也就是農曆正月十五日。民間在這天通常吃元宵(湯圓)來應景,象徵家人團圓。此外還有掛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等娛樂活動,平溪在這天會舉行放天燈活動,鹽水也會燃放蜂炮,兩地湧入大量遊客,一同來「鬧元宵」,熱鬧滾滾,喜氣洋洋。

12.jpg
(網路圖片:元宵節)

根據考證,元宵節的由來,有說與祭祀「泰一神」相關。泰一神也稱為「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據說漢武帝曾久病不癒,求助太乙神後奇蹟病癒,於是建立祠壇,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了。

回頭翻翻愛詩網中相關的詩篇,發現以下這二首七言絕句:

鼓聲響處笑聲譁,奪得標歸春興賒。隱隱靈機相感觸,文人韻事有何加。(燈謎)
一把燈籠一體裁,群童戲舞笑顏開。製成物類開兒智,偃月刀光氣壯哉。(舉紙燈)
                            ──黃守謙〈元宵戲詠〉

黃守謙(1871-1927),字式垣,桃園中埔里人。弱冠設塾授課,尤精通於詩學。日治後,入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後任教於桃園公學校約二十年,再轉任臺北第三高女。曾主編《黃氏族譜》,為「桃園吟社」社員,亦喜參加詩社吟會。曾受佩紳章,為地方士紳。黃氏投身教育數十年,目前所見詩作多發表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及《臺灣教育會雜誌》,亦刊載於《櫟社十週年大會擊缽吟》、《南薰集》、《壽星集》、《開元寺徵詩錄》、《環鏡樓唱和集》、《東寧擊缽吟前後集》等。

第一首詩描寫猜燈謎時的熱鬧場面,以及快速猜對的秘訣。首句的鼓聲響起表示猜中了燈謎,眾人為之叫好喝采。次句的「標」指猜對燈謎的獎品,「賒」有「奢」之意,表示得獎者雀躍不已,非常喜悅。第三、四句說猜謎時靠的是靈光乍現,而平日的準備工作就是多留意文人的韻事,才能在猜謎時快速連結線索,得到正確解答。

說到猜燈謎,是將謎語貼在花燈上,讓人們一邊賞燈,一邊猜謎。燈謎的起因相傳與春秋時期的遊說之士,多以借喻、暗示的方式表達自己意見有關。由於謎語含義豐富,亦莊亦諧,既能啓迪智慧,又能開人笑顏,一直以來都很受歡迎。

第二首詩的主題是燈籠。前兩句說小孩自己製作燈籠,各有特色,拿在手上也非常開心。後兩句認為製作燈籠可以啟發小孩的創造力,是很好的啟蒙教育。有些孩子發揮創意,將燈籠造成「青龍偃月刀」的樣式,拿在手上不僅深具特色,也有非凡氣勢。

元宵節是名符其實的「燈節」,各地有燈會和花燈比賽,小孩也高興地提著燈籠四處遊觀玩耍。燈,向來是光明吉祥的象徵,在閩南話中又與「丁」諧音,點燈有「添丁」之意,是相當好的兆頭。

13.gif
(網路圖片:小孩提燈籠)

除了是「燈節」,對古人來講,元宵節也是「情人節」。古人對男女之防規定甚嚴,平日未婚男女難得見上一面,但在元宵節這天,各地有盛大的遊園燈會,人流如織,可以不分男女一同玩樂、賞燈。從朱淑真的詞作(或題為歐陽脩作)裡,可以看出元宵節為情人約會之日。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

最後來談談湯圓。湯圓就是「元宵」,相傳袁世凱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於己不利,下令改「元宵」為「湯圓」,從此湯圓之名就流傳開了。其製法有南北之分,南方人是把糯米粉弄成粉團,裡頭可包餡也可不包,謂之「包湯圓」;北方人則是將餡兒捏好,放在糯米粉上,搖晃使餡粒均勻沾上糯米粉,謂之「晃元宵」。

湯圓在碗裡漂浮的樣子像月亮,所以吃湯圓有祭月、賞月的意味。也因為象徵團圓、圓滿,向來都是佳節應景食品,冬至、送神日、除夕、元宵節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小時候每逢佳節,媽媽就會準備好「粿脆」,全家圍坐著包了湯圓來吃,我和弟弟總會調皮做出幾顆奇形怪狀的,起了鍋之後認出自己的「大作」,往往樂不可支。現在想吃湯圓已經不用自己做了,市面上琳瑯滿目選擇繁多,包餡不包餡都有;雖說便利極了,但我還是懷念小時候自己動手做的情景,那種過節的味道,是無法用現成的產品取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