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誤打誤撞吧!新浪龍被我留到系列作的最後才觀看,實在是個美妙的巧合。好酒沉甕底,于晴就是于晴,不教人失望。

從楔子開始,就是滿滿的于晴味。惡趣味無處不在,比如開國主打開宮門時說的:「不是說都放著金銀珠寶嗎?怎麼都是人?再重開一次門行麼……」然後是小太監的誇張演出:「師父,我們是在抱佛腳啊!您這佛腳能在黑暗裡給我們一絲明光,能讓我們安心等待天明;您的佛腳溫暖如火,光明如太陽!」真的!我好想接一句:「連爺爺!您回來啦!」

就連看似無厘頭的一句「爺們要新鮮的魚嗎?」(重複三次),也讓我忍俊不禁。想著:于晴肯定是被帶壞了,重要的話說三遍,可這明明是不重要的話……

生鮮勇猛的對話(想法)也無處不在。馮十六敢那樣講話尚可理解,反正是和自己的親姐妹對話,講些實際點的、兒童不宜的話題也不算太出格。錢奉堯(超諷刺的命名)就完完全全斯文敗類了,話語坦白、露骨至此,馮無鹽若不賞他幾拳、幾腳也實在說不過去。然後就是龍天贏,典型養廢了的皇子想法,成天抱大腿抱大腿的,我都替他汗顏了。

深沉的主題(思想)依舊無處不在。我太喜歡龍天運燒掉預言的段落了,燒得好,免教那些愚人總被這不知所謂的預言牽著鼻子走。馮無鹽「完全不想成為她(他)的娘,也不想複製出第二個馮無鹽」的想法也很棒,既然經歷過不快樂的童年,也知曉自己不快樂的來由,那麼,身為一個愛孩子的母親,怎麼會讓自己的孩子重複那樣的命運呢?

記得書裡提到鍾憐勸解馮無鹽的一段話:「那樣的人(指妓子)只是給爺們解悶用的,倘若真有爺們著了道,弄死也就罷了。」馮無鹽心想:「她們(指自己和鍾憐)的想法差太大,到底……是她錯了,還是鍾憐錯了?她真的很困惑。」我要借書裡鍾憐所說「皇子們的母親真是影響太大了」來延伸一下,「教育」真的很重要,那決定了一個人腦袋裡到底裝什麼。

當然,深入的背景描述還是有的。透過作者的描述,璧人與晉人的傳統習俗及思想、雕版師職業的特殊之處、龍天運的樓船及其大海行……都有了可信之處,讓人忍不住悠然神往,想像其瑰麗壯闊,或者津津樂道,陶醉其中。

最後,就是人物刻畫之深入。喜子、鍾憐是愚忠,典型的下人思想。李勇、劉耶一樣是愚忠,一種自以為是的愚忠。相較於書裡眾人,馮無鹽是個奇特的存在,她不同流俗、於人生看得透澈,也難怪龍天運會慢慢地被其所吸引,終至放不下。

于晴寫作的筆法總是迂迴,所以看她的書實在看不快。她的書不是速食,只能品茶般,小口慢嘗,等著那入喉後的回甘。開國主教明喜比了「回家」手勢,還逼他練武,以便完成璧族的求親儀式。預言上雖說他有「求不得苦」,但從明喜跪在他病榻前的那刻起,我覺得預言已破,他已求得。

預言不可盡信,歷史也是。這兩點在書中已藉由各角色多次宣之於口,也深入剖析。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我熟悉的于晴,她的風格一向如此。儘管我當年沒有看過舊浪龍,但很謝謝于晴的用心改寫,讓我能如同二十年前看戲鳳系列的其他著作時一樣,心滿意足闔上書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