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寫五條港,不由得想起滾滾歲月洪流所吞噬的那些,無聲也無息;還是希望能為它們留下些什麼,於是決定以「臺灣府城」為本文書寫主角。

康熙二十二年(1683)明鄭降清,翌年清廷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由福建省管轄,設一府(臺灣府)三縣(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由於府治設在臺南,所以臺南成了全島政經中心。在之後的兩百年間,也一直是全臺首府,有「府城」稱號。直到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省治設在今臺中一帶(數年後移到臺北),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原臺灣縣改稱安平縣,臺南才由全島政經中心變為區域中心。

臺南雖然是全島最高行政機構(臺灣府)府治所在,卻不許建城。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先允許建造諸羅城,六十一年(1722)建造鳳山城,最後,在雍正三年(1725)(另一說為雍正元年,1723),才允許臺灣府建城,離納入版圖之初,已經過了42年。

之所以如此,除了處於草創階段,地方財政不足之外,最主要原因是當時清廷的治臺政策其實是「防臺政策」,認為以臺灣這種「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抗清之地,若在此築了城堡,豈不反成亂黨根據地?也因此,臺灣府的外城只種著密竹自保,居民的身家財產及官署的安全都沒有足夠的保障。

康熙六十年(1721),發生民變「朱一貴事件」,朱一貴攻下岡山、鳳山,殺了總兵進了府城,清廷派兵前來鎮壓。事情落幕後,官員又上疏建城以保安全,還是不許。直到雍正即位,終於同意建城。雍正三年(1725),知縣周鍾瑄奉令建城,城周有兩千多丈,初開大東(迎春門)、大南(寧南門)、大北(拱辰門)、小東、小南、小北(鎮北門)六個門,嗣後補開大西門(鎮海門),共七門。只是此次所建並非磚土城,而是木柵城,防得了宵小,卻防不了大寇。

雍正十年(1732),鳳山人吳福生起事,直逼府城15里,平定後,隔年在木柵外加植刺竹,加上一道防線。同時加築數座大砲臺,這是府城具有防護措拖之始。

乾隆元年(1736),清廷以臺灣府城門太過簡陋,乃將七座柵門改為磚石城門,並於其上建城樓。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刺竹外增植綠珊瑚(一種汁液有毒的灌木)為城之外護。浙江人孫霖(生卒年不詳)來臺時,所見到的就是此種城圍。有詩為證:

赤崁竹枝詞/孫霖
竹枝環繞木為城,海不揚波頌太平。滿眼珊瑚資護衛,人家籬落暮煙橫。(其一)
(臺郡以木柵為城,環植刺竹,迄今四十年矣。遇颶風劇,多摧折。是在守土者敷陳妙策,以石易之。綠珊瑚,一名綠玉樹。槎枒交錯,青蔥籬落間,洵異產也。)

孫霖眼前的木柵府城,以刺竹與綠珊瑚護衛,而黃昏時城內住家炊煙裊裊升起,呈現了太平景象。在註文中,作者提及木柵城已有40年歷史,遇颶風容易摧折,因此當地官員建議以石築城才能達到完善的防護。

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知府蔣元樞重修城柵,並在兩柵間密植林投、刺桐、綠珊瑚等帶刺植物。同時,為了西南面靠海居民方便進出,添建小西門(靖波門)。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與莊大田先後起事,府城因城垣不堅,守城兵力不足,遭受圍攻,岌岌可危。亂平後,諭令臺灣府廳各縣皆改建城垣。所用之土埆為黏土裡摻有搗碎的貝殼、磚片,層層壓實後硬度不下石塊。外側再以蚵殼灰、糖漿、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作牆面,使結構更形堅實。此次改建,一直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才完成,府城成為三合土城,具備相當的防衛功能。

道光年間,因為張丙事件,凸顯出五條港地區無險可守的窘迫事實。於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增建西外城,將大西門外的市集、居民圍繞於內。外城另開三門:拱乾門、兌悅門、奠坤門,並建砲臺兩座。又於次年增建東外城,亦有三門:仁和門、東郭門、永康門,同樣設砲臺兩座。

同治元年(1862)五月發生大地震,城樓城壁半數以上坍塌,官員上奏後准以磚石修建。同治十三年(1874),暴風雨令城廓倒塌極為嚴重,由沈葆楨進行了臺灣城最後一次修築工程。

日治時代,引進西方都市計畫概念,認為城牆有礙都市發展,於是陸續拆除。明治四十年(1907),拆除大西門及附近城垣,牆基則開闢為今天的西門路二段。大正四年(1915),拆除小西門到臺南監獄段,牆基開闢為西門路一段。再拆除小北門到大西門段,牆基開闢為西門路三段。三個線段,連結成今天的西門路。再來,清除大北門及周遭城垣,闢建為大正公園(即今天的臺南公園)。小東門南段開闢為今天的勝利路(從成功大學到南一中路段)。大正七年(1918)拆大北門東段開闢為今天的小東路。至於小南門及其城垣則闢為今天的樹林街二段。

大約在昭和六年(1931)時,連橫(1878-1936)回到故鄉臺南,當時已不見舊日城垣,唯餘迎春門(大東門)、寧南門(大南門)。(小西門、兌悅門亦存,但連橫未提及。)

迎春門遠眺/連橫
(迎春門遠眺臺南府城已毀,惟迎春、寧南兩門尚存)
迎春樓上對春風,北衛南屏一望中。拂水兩行垂柳綠,燒空萬朵刺桐紅。
彌陀寺古歸遼鶴,羅漢門高斷塞鴻。省識興亡彈指事,遺民猶說草雞雄。

首聯提及迎春門的命意,以及外城的屏障。迎春門即大東門,日出東方生生不息,所以在東郊舉行迎春儀式。每年立春前一日,地方官員都會在此舉行迎春禮,向「春牛」及「芒神」行慎重的三獻爵禮,並將春牛及芒神像迎入城內衙門。

道光年間,清廷平定「張丙事件」後,為保護城外無險可據的商民舖戶,在外城南、北側各建一座「銃樓」。「北衛南屏一望中」就是說南北兩座銃樓護衛東門城內外街肆商鋪的安全,由城樓高處遠望,其勢盡收眼底。

頷聯描繪大東門附近景色。有水邊垂楊,也有盛放時映紅整片天空的刺桐。刺桐亦作「莿桐」,為早期臺灣各地遍生的落葉喬木,因樹幹和老枝上長有瘤狀銳刺而命名,花期在春天,早期西拉雅族以刺桐的三月紅花代表春天的開始。

頸聯用典以寄寓人事感懷。登樓遠望,往西可見城內的彌陀寺,往東則見城外的羅漢門,兩者都是明鄭時期創建開發,如今景物依舊,但臺地易主,已非昔日漢家政權,且作者自己也是離開多年後返鄉,不禁興起人事已非的感嘆。

彌陀寺,臺南佛教古剎,創建於明鄭時期。遼鶴,典出陶淵明《搜神後記》丁令威學道後化鶴歸遼故事,後世詩文乃以「遼東鶴」、「遼鶴」表示離鄉者返家後,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慨歎。羅漢門,大約指今高雄市內門、旗山兩地。群峰羅列,雲山千層,「內門列嶂」曾被列為「鳳邑八景」之一。塞鴻:塞外的鴻雁,秋季南來,春季北去,古人常藉此表示對離鄉親人的懷念。又,相傳漢代蘇武被拘於匈奴,曾藉鴻雁傳書,所以塞鴻亦可指代信使。

尾聯抒懷,人們至今仍閒話鄭成功事蹟,但自己卻在朝代更迭之中明白:人世的盛衰興亡,不過彈指間事而已。「草雞」一詞引自江日昇《臺灣外記》:「草雞長鳴,長耳大尾。」雞在地支中排序為十,即「酉」,再加上草頭、長耳、大尾,合為一「鄭」字。後來臺灣詩人常用「草雞」代指鄭成功。

此詩登高望遠,以景寄情。首聯從城門寓意及功能上發揮。頷聯寫景色,時序不知人事變遷,四季依舊運行,植物依舊煥發。對比之下,頸聯由古寺、古地入手,興起遼鶴、塞鴻的人事感懷。尾聯點出二百多年前的明鄭古事,從中可見極深的嘆息。

花開花謝,樓起樓塌,世事無常,轉眼成空。和五條港時期的港道相同,臺灣府城也只剩遺跡,回不來了;但如果你想解譯府城密碼,只需一輛單車、一幀臺南古今對照地圖,以大東門為出發點,沿順時針方向就能走上一趟古城之旅。

DSCN1335.jpg
圖一:大東門(迎春門)

DSCN1364.jpg
圖二:大東門前的牧童牽牛雕塑,為舊日迎春禮的象徵。

DSCN1367.jpg
圖三:巽方砲(礮)臺(道光十六年東外城所築的兩座砲臺(銃樓)之一,也就是連橫詩中提到的「北衛南屏一望中」,目前位在修禪院內,所以壁面上多了一些佛家語。)

DSCN1173.jpg
圖四:彌陀寺

DSCN1338.jpg
圖五:小南門遺址(開山路、樹林街路口)

DSCN1182.jpg
圖六:南門段殘蹟(樹林街)

DSCN1341.jpg
圖七:大南門及其甕城

DSCN1378.jpg
圖八:小西門遺址(府前路、西門路口)

DSCN4318
圖九:兌悅門(西外城)(文賢路與信義街路口,目前唯一仍有車輛通行的城門。和巽方砲臺相同,都以八卦的方位為名。)

DSCN1329.jpg
圖十:小北門遺址(西門路、公園北路口)

DSCN1332.jpg
圖十一:大北門遺址(北門路、小東路口)

DSCN1357.jpg
圖十二:小西門(由原址遷到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和小東門遺跡作伴)

影片說明:今年年初,臺南市舉辦「丁酉年迎春禮民俗活動暨踩街嘉年華」活動,重現清代臺灣府城的迎春古禮。(影片出處:大代誌臺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