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臺南詩,常有提及鄭成功的篇章,比如前面的文就出現過「不堪重話延平事」、「遺民猶說草雞雄」,所以,該來寫寫這位抗清17年的國姓爺了。

17年的抗清生涯,前15年都在大陸東南沿海活動,這部分非本文重點,略過不提。永曆十五年(1661),抗清的第16年,38歲的鄭成功決定奪取臺灣作為反清基地,於是親率二萬五千將士、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臺灣進軍。

當時,荷蘭於福爾摩沙島西南建有兩大防禦要塞,一是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二是臺江內陸赤崁地方(今臺南市中西區)的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其中普羅民遮城防禦薄弱,所以鄭軍決定先拿下這個地方。

鄭軍經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並於禾寮港登陸。隨後鄭軍在臺江海域與荷蘭軍艦展開海戰,擊沉荷蘭軍艦赫克特號,取得臺江內海控制權,同時還在北汕尾島擊敗荷蘭陸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

幾天後,鄭成功順利取得普羅民遮城為據點,隨即由海、陸兩面圍困熱蘭遮城,進行強攻,但遭遇荷軍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因為強攻不下,加上糧食短缺,鄭成功被迫改變策略,派出大部分軍隊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錢糧,以解大軍的缺糧危機,對熱蘭遮城則改採長期包圍策略。

隨著時間過去,漫長的包圍開始發酵,熱蘭遮城的荷蘭守軍逐漸失去鬥志。一小批荷蘭守兵偷偷出城,向鄭軍投降,並提供情報。鄭成功在其幫助下,砲轟擊毀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碉堡,使熱蘭遮城之破終成定局。

1662年2月,持續了9個月的戰爭結束,所有荷蘭人員撤出熱蘭遮城,結束在臺灣38年的統治,國姓爺完全取得反清復明的基地。

為了紀念在故鄉(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自殺的母親,鄭成功將大員改稱「安平鎮」,全家人居住於熱蘭遮城的內城,同時在外城南牆另闢一個便門「桔柣門」,此乃春秋時期「鄭」國城門名,鄭成功以此命名,寓意臺灣雖小,卻像能與大國爭長的鄭國一樣,有恢宏之志。但是,他只在此居住4個月就病逝了。人們懷念他,便改稱熱蘭遮城為「王城」。

關於國姓爺的死因,莫衷一是,有狂疾、感冒、傷寒、瘧疾、肝病、肺炎等講法,民間更有「氣死的」說法。回顧當時,不幸的消息接二連三傳來,的確讓鄭成功受到許多打擊。先是父親鄭芝龍因為自己拒不投降,被清廷斬首於北京。再來,南明的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1661年在緬甸被抓,隔年被吳三桂絞殺於雲南昆明(明鄭政權仍沿用永曆年號至1683年為止)。還有,其子鄭經在廈門居然跟其幼弟的乳母陳氏私通,還生下一子,鄭成功為此「亂倫」之事大怒。

連年征戰的疲憊,加上「孤臣孽子」的痛,摧毀了國姓爺39歲盛年的生命,也留給人們許多感懷。寫到此處,不禁要回顧其〈復臺〉詩,追念其赤忱的報國心志。

復臺/鄭成功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太師會兵積糧于此,出仕後為紅毛荷蘭夷酋弟揆一王竊據。)

題目叫做「復臺」,明顯指收復臺灣,結束荷蘭人在臺灣38年(1624-1662)統治一事。「開闢荊榛」及「十年」點出征途的漫長及艱苦,此處「十年」也可以視為實指,講的是1652年郭懷一起兵抗荷失敗一事。註文中提到臺灣曾是父親鄭芝龍會兵積糧之地,後為荷蘭人竊據,以此表明奪回的正當性。

第三句化用田橫典故,指出自己尚有許多忠心追隨的將士。田橫,秦末狄縣人。本齊王田氏族,在韓信破齊後自立為齊王。高祖登基後,田橫率領從屬五百人逃至海島,高祖派人招降,田橫不願北面臣事之,遂自殺,餘五百人聞橫死,亦皆自殺。「三千」,泛指多數人。詩末「茹苦間關不忍離」,道盡開闢臺灣的艱苦歷程,也反映自己與將士們對明朝的一片忠心。

鄭成功去世後,葬於府城北邊近郊,今永康市洲仔尾臨海的一處高地。之後,其子鄭經、其孫鄭克𡒉也埋骨於此。康熙的三十八年(1699)時,清廷擔心陵墓會成為反清復明運動的憑藉,授意被軟禁在北京的鄭克塽提出遷葬回福建南安縣老家的要求,所以鄭氏三代的墳墓現已不在臺灣。不過臺南市政府在當地立有「鄭成功墓址紀念碑」,供人們緬懷憑弔。

在臺南市忠義路二段,有鄭氏家廟,這是當年鄭經即位後,為奉祀父親而建的專祠,稱「延平王廟」。明鄭亡時,施琅曾來此祭拜鄭成功。清時,曾被官役占據,之後才被鄭姓族人贖回,改稱「鄭氏大宗祠」,又稱「昭格堂」。近年則正名「鄭成功祖廟」。

後人為了紀念鄭成功,在其足跡所到,留有不少標誌。在其當年登陸處,德慶溪禾寮港畔,創建有「三老爺宮」,頂著「開臺聖地」頭銜。之所以稱三老爺,是因為清初不准建廟祭拜鄭成功,所以百姓多以「王爺」代天巡狩神明之名隱稱鄭成功。廟裡供奉朱、曹、魏三府千歲,隱去「鄭」姓而用國姓「朱」替代,以避免清政府的干涉。至於曹、魏二府千歲,有一說指鄭成功的部將,另一說則指鄭經與鄭克𡒉。近年來臺南市政府也在廟口立碑,刻有臺語碑文「國姓爺上陸頭暝安營之地」,用國語來說就是「國姓爺入臺首夜紮營之地」。

登陸的第二天,鄭成功將所有兵力移往「崙仔頂」,居高臨下,對荷蘭守軍有加壓效果。於是後人在此地(東門圓環內)豎立「國姓爺諭降荷蘭普羅民遮城守將之地」碑記。清領時期,百姓在此創建「大人廟」,主祀朱、李、池三府千歲,即鄭成功、鄭經、鄭克𡒉三人,以暗揚國姓爺開臺降荷功勳。

說說延平郡王祠,其前身是永曆十六年(1622)時當地百姓建立的小廟祠,用來祭祀鄭成功。清領時期,因為政治顧慮,語多避忌,改稱此廟為「開山王廟」,隱稱鄭成功為「開臺聖王」。

同治十三年(1874),發生牡丹社事件,沈葆楨奉旨來臺籌防。他奏請追諡鄭成功並建祠祭祀,以勵風俗,正人心;也就是藉由對鄭成功的「民族英雄正名運動」,來帶動臺灣百姓的「民族大義」,一起抵禦外侮,驅逐日軍侵略。於是在光緒元年(1875),將開山王廟改建為「延平郡王祠」,為全臺唯一的鄭成功官祠,沈葆楨並親手書寫對聯,推崇鄭成功的歷史地位。「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光緒元年(1875)來臺的福建巡撫王凱泰(1823-1875)撰有〈臺灣雜詠〉32首、〈續詠〉12首,其中一首即以延平郡王祠為書寫主角。

臺灣雜詠續詠/王凱泰
精忠直貫七鯤身,(一鯤身至七鯤身,皆在安平海濱)跋浪騎鯨若有神。(事見《臺灣外記》)兩面是山四面海,特開半壁作完人。(新建延平王廟落成,余題楹聯云:「忠節感蒼穹,大海忽將孤島現;經綸關運會,全山留與後人開)(延平郡王祠)

首句讚揚鄭成功忠勇報國的精誠,「鯤身」在前頭的篇章提到過,指圍繞臺江內海的一長串沙洲。次句納入民間傳說,增添鄭成功擊退荷人的神話色彩。所謂民間傳說,即鄭成功是鯨魚轉世,他去世當天,有漁民看見鄭成功騎乘白鯨往外海而去。三、四句描述鄭成功以臺灣為根據地,進行復國大業,雖然事敗,仍不失為德行完美之人。

本詩文字淺白,容易理解,但「兩面是山四面海」讓我有些困惑,這句應該是寫臺灣地理環境,「四面海」沒有問題,只是「兩面是山」實在不能確定所指為何,此處先列出來,看何時能解此疑惑。

由於移孝作忠、仗節守義的形象,符合統治者需求,歷來各政權都給鄭成功正面評價,用國家的力量大肆榮耀他,連民間故事中的鄭成功也都是神化的、正面的,又建立許多廟宇祭祀他。延平郡王祠是此類建築中最知名的,裡頭懸掛不少對聯及名家詩詞,東、西廡配祀明末諸臣將領,後殿有奉祀鄭成功母親的「太妃祠」、奉祀明寧靖王朱術桂與從死五妃的「寧靖王祠」,以及奉祀鄭克𡒉及其夫人陳氏的「監國祠」,右側則有「鄭成功文物館」陳列相關文物。若想認識及尋訪與鄭成功相關的歷史遺跡,這裡會是個好去處。

DSCN1333.jpg
圖一:禾寮港遺址(民族路、中成路路口)

DSCN1133 DSCN1130
圖二、三:三老爺宮(開臺聖地)、「國姓爺上陸頭暝安營之地」碑

DSCN1135.jpg DSCN1171.jpg
圖四、五:「國姓爺諭降荷蘭普羅民遮城守將之地」碑、大人廟

DSCN1387 (2).jpg
圖六:熱蘭遮城(安平古堡)

DSCN1129
圖七:鄭成功墓址紀念碑

DSCN1153.jpg
圖八:鄭成功祖廟(鄭氏家廟)

DSCN1178.jpg
圖九:延平郡王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