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說:
台灣文學史最尷尬的,也是在早期台灣文學研究裡引起廣大爭論的一段,所謂「皇民文學」。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殖民政府要動員所有的力量參與戰爭,因此也收緊了對文學的管制。

這也代表,殖民體制的嚴酷已經上升到另一層次。它不只要榨取台灣的資源,也要榨取台灣的人力;不只要徵召台灣人的肉體,也要徵召台灣人的精神。最可怕的控制,並不在「不許你寫什麼」,而在「不許你不寫什麼」。

就在最後一點文學自由的空間都將湮滅之際,有一些台灣作家確實呼應了殖民政府的徵召,扛起了「皇民文學」、「文學奉公」的旗幟。而這一決定,也為後世文學研究者留下了無止盡的爭論話題⋯⋯

台灣文學十三日 | 你能發誓效忠一個還沒降臨的國嗎:戰爭期的「皇民文學」

1920:新舊文學論戰
1931:政治上左派人士被肅清,故躲到文學界,掀起台灣話文論戰
1937:中日開戰
島田謹二:「外地文學」理論,影響文學作品的主體性,但保留了台灣在地特色
報紙、雜誌都廢除了漢文欄,1937年後都不能寫漢文了,之前是漢文、日文並行
皇民化運動:精神力的總收編
19411942:有作家自動寫親日的文學,一兩年後被稱為「皇民文學」

其特色有四:
1.表達努力對日本的認同,也會寫出在其中遇到的挫折、困難
2.表達對日本傳統文化的熱愛(大和魂),反對西方文化
3.排斥漢文化
例:王昶雄〈奔流〉,父親死亡,兒子(伊東春生)穿著日服奔喪,但兒子很不耐煩傳統喪儀
4.鼓吹「戰爭」及「增產」

代表人物:
1.陳火泉〈道〉
在生產樟腦的工廠工作,最終認為日本戰死,就能被當成日本人,最終他決定參軍
也就是:一個活著的台灣人是無法成為皇民的,所以有人說,陳火泉寫的其實是「抗議文學」
他們是時代的受害者沒錯,但……是否被迫?不一定,也許他的認同正是如此
戰後50年代,他會和鍾肇政一起出現。其晚年轉而創作人生哲理散文
→朱認為陳火泉在兩個階段的選擇都太「聰明」,他並不認同此種行為

2.王昶雄〈奔流〉→〈阮若打開心裡的門窗〉
故事以留日的醫生為第一人稱視角,觀察同鄉的教師伊東春生和中學生林柏年。這位醫生是為了繼承家業才回到台灣,在父親留下的診所執業。
最初,他對日本內地有股狂熱,並在伊東春生身上看到他所崇拜的價值。伊東本姓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在留學後成為不折不扣的日本內地人,從語言到生活習慣都是純日式,連妻子也是內地人。相較之下,伊東的表弟林柏年相當敏感、正直,認為伊東不應該忘本到不孝的地步。故事到了後來,柏年出發前往內地繼續鍛鍊劍道(伊東偷偷贊助他),違背了父母親希望他從醫的願望。
作者本來偏向伊東,卻在漸漸了解伊東之後,轉為厭惡再轉為憐憫。
作者滿心的矛盾衝突,直到最後都沒有解決。可以肯定的是,台灣人沒必要為了成為日本人而忘本。

3.周金波〈水癌〉、〈尺的誕生〉、〈氣候、信仰與宿疾〉、〈鄉愁〉
皇民化 = 科學化
199474歲時參加臺灣清華大學舉辦的「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提及自己的文學創作理念。會議中,對於被指為「皇民文學」之作,始終誠實直面自己的文化抉擇,讓與會人士不得不重新思索應如何去理解那一代人的想法及感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